原创: 李忠漱 闪光的瞬间
管仲伟大,其逃兵和小商贩儿行为,虽然被鲍叔牙包装的很到位,但是依然不能掩盖管仲作战能力有限。前面我们说过,管仲的思想已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绝对不用别的办法。扒一扒管仲时期的对外经济战争,有着诸多经典案例。
春秋时期的齐国仍是一个半内陆国家,临海的面积比较小。左右往来的商贩都会经过齐国,齐国又是一个区域性大国,这些条件为齐国实施经济战提供条件。
莱国紫草战。从春秋地图上我们就可以看到莱国和莒国处于齐国东边,齐国卡住陆地,两个国家只有海路可走。所以这两个国家跟齐国西边的鲁国关系比较好,经常是勾搭一起,围起来对付齐国。这让齐桓公很头疼,桓公让管仲想办法。
管仲发现,这两个国家都盛产紫草,这种草有经济价值,能够用来做染料。于是管仲就让齐国商旅大量购买莱莒两个国家的紫草,并且逐渐拉升价格,价格一度高到离谱。眼看着紫草如此有销路,铜币不断涌入自己国家,莱莒两个国家的国王乐开了怀,感觉自己的钱财可以买下整个齐国了,全国下令大力发展紫草养殖业。于是,两个国家全民放弃粮食种植,整个国家变成一片紫色的海洋,莱莒两国的国王也是整天做着金山银山的伟大梦想。正当两个国家全民种植紫草的时候,管仲下令,齐国上下一律不得用紫色穿着物件,齐国不准进口紫草,封锁齐国粮食出口,然后对莱莒两国进行政治要求。要知道莱莒两国就在半岛上,自己不种地,紫草不能吃,国家顷刻间倒闭了,两国国王的发财梦变成了破国梦,自此之后经济完全依赖于齐国,最终为齐国兼并。
齐鲁长勺之战后,齐国毕竟是大国,对鲁国军事压力依旧比较大,侵吞鲁国领土,边界距离都城就几十里地了,鲁国的曹沫在齐鲁盟会上通过威胁,让齐桓公退还了鲁国的土地。齐桓公虽然应约退还,但是心里不高兴,寻思着怎么修理一下鲁国。
鲁国的手帕,就是鲁缟(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国际上竞争力远大于齐国,齐国经济压力很大。管仲就开始献策,从现在开始,由桓公带头用鲁缟,国产的不用。要知道桓公本身就是春秋时尚的代表,爱面子才会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桓公用了鲁缟,还特意跑到齐鲁边境旅游度假炫耀,没几日,齐国上下通体流行鲁缟。鲁国看到自己的产品在齐国如此受欢迎,乐滋滋的加紧生产,而管仲又与齐国商人一起抬高鲁缟价格,并预定大批量的鲁稿,瞬间鲁缟大涨,鲁国全国都开始投入鲁缟生产,用于出口齐国创汇。鲁稿这么赚钱,谁还会原意拿着锄头种地?于是举国土地荒芜,投入纺织事业当中。管仲看到鲁国大力发展鲁缟产业,就开始暗地里派人到鲁国收购粮食,囤积于齐国,同时也在鲁国周边近的国家收购粮食。过了一年不到,桓公突然宣布齐国上下不准用鲁缟了,只可用齐国的国产货。并且严加管束粮食销售,不允许私自出口。鲁国人一下子傻了,鲁缟顿时践如牛毛,同时粮食又开始涨价了,举国上下顿时乱作一团。由于齐国的充分准备,周边能提供出粮食的也就齐国人了。至此,鲁国服了齐国,自己的纺织产业也一蹶不振。
莱莒紫草战、鲁国手帕战,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范。这样的经典战役放在今天依旧适用,美国对付拉美中东国家不就是如此吗?通过控制石油的价格,控制拉美中东国家的经济。当然,贸易战取得胜利的基础条件是莱莒和鲁国都相对较小,遇到楚国这样的大国的时候就显得无力了。
齐楚在春秋时期是不交界的,但是两个大国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楚国打了齐国的小弟,齐国就带着北方联军,压境楚地。这次最大规模的军事对抗,以握手讲和结束。
楚国派出屈完叫阵齐军,我们地接南海,你们地近北海,井水不犯河水,为什么千里迢迢过来打仗?管仲说,你们不给周天子上供白茅草,不去拜周天子,当年周昭王伐楚死在汗水。屈完说,没有上供是我们不对,我们后续去就是了,但是周昭王死在汉水,那时候还不是我们的地盘儿,跟我们没啥关系。两方阵营对峙有一年多时间,就这么扯着嘴皮官司,谁也不想打仗,谁也不想后退。最后,桓公看耗着也没啥用,就跟楚军说,你们先退一步,我们就收兵,楚国退后,齐国带领的联军大呼 “楚军败咯”,于是也就得了个嘴上上风回国去了。
战争上得不了便宜,经济上还是要捞一把的。桓公喜欢带着诸侯去朝觐周王,诸侯朝觐周王就需要钱,周王室穷的只剩下城墙了,桓公总不能自己掏腰包,于是管仲想到了楚国的白茅草。管仲先让楚国给周王室进贡大量白茅草,这种东西是西周时期诸侯觐见周王的必备装饰品。然后管仲让自己的国家打造诸多精美的石壁,这个东西也是觐见周王的必须品。在周王给诸侯下请柬的时候,明确要求白茅草和石壁是必须佩带的饰物。于是时间紧迫,这两样东西只有周王室和齐国齐备,两家因此赚了一大笔,足够两国吃上几年。
管仲经济战思维在两三千年前就用的游刃有余,即便今天的国家战争也是一个模式,而对民生之本粮食的重视无疑是国家强盛的坚实基础。这个过程说明粮食生产在国家稳定中的重要性,我国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农业生产都是首位,也正是因为吃饱肚子是国家的根本,这些重要问题只能掌握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