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柴书院&简书写作营
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校园里有一名男生正准备用石头砸另一名同学,恰巧被学校的校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看到。陶行知制止了那名同学,并叫这名学生放学的时候去校长办公室。
放学的时候,陶行知了解完情况,回到办公室时,发现那名男生已经在门口等候。
陶行知便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递给男孩说到:“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很守时,如约来到了我的办公室。”
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递给男孩,说:“这块糖也是奖励你的,因为我制止你砸同学的时候,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
男孩有点不敢相信,半信半疑中接过了第二块糖。
没想到,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说:“据我了解,因为他欺负女生,你才准备用石头砸他,这样的方式给他一个警告,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所以,这块糖是奖励你的。”
此时,男孩眼含泪花,感动得几乎要哭了,赶忙道歉:“校长,我错了,那名同学欺负女生是不对,但是我用石头砸他,也是不对的。”
陶行知这时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我再奖励你一块糖。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试想:如果陶行知不了解情况,就劈头盖脸地对孩子进行训斥、苛责,势必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男孩用石头砸同学,虽然是为了维护正义,打抱不平,但这种方式是不对的。当他被陶行知抓个现行的时候,一定感到自己很委屈。
陶行知平心静气、换位思考,用肯定的方式去“批评”男孩,给孩子充分的尊重和认同,帮助孩子自己深刻反省了自己的行为,认识到自己的不对。
这种教育方式值得我们每位父母学习。
孩子犯了错,父母应该怎样正确地批评孩子,才能让孩子深刻认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
1.用称赞的方式引导孩子认识并改正过错
清代教育家颜元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与孩子沟通过程中,先看到孩子的长处,给予及时表扬和鼓励,引导孩子在自我探索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愿意主动认错,加以改正。
反之,如果一味地对孩子训斥,会让孩子产生强烈挫败感,进而出现逆反情绪。
2.批评要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
动机是人类行为的直接原因。
同理,孩子错误行为的发生,也有其产生的原因。同一个错误可能背后的原因是不同的。
父母只有根据孩子的动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区别地对孩子加以批评,让孩子心服口服地理解和接受批评,并努力改正错误。
父母切不可只看表象不问原因,反而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