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34周发现了妊娠期糖尿病,所以从过去对这个毫无概念现在也有了一些了解。
第一部分,糖耐
糖耐是孕期最重要的、也是必做的产检之一,是检测孕妇的胰岛素调节能力是否正常。
因为即使是平时血糖正常的孕妇,在妊娠期间也可能出现胰岛素功能的紊乱,糖耐就是一种极限的葡萄糖调节能力测试。
在孕24~28周,前一天晚上8点,至少是10点以后不要进食,保持空腹,最好在第二天早8点以前到医院采静脉血,然后将75g葡萄糖粉兑200~250ml温水,在空腹情况下5分钟内喝完,记下喝第一口糖水的时间,然后分别在一小时、两小时采静脉血,看一共三次采血的血糖结果,如果以下指标超过任何一个,就会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空腹血糖:>=5.1mmol/L;
1小时血糖:>=10.0mmol/L;
2小时血糖:>=8.5mmol/L.
喝糖水有一点要注意的是,糖水在5分钟内匀速喝完,别喝太久,也别喝太快,因为有的孕妇一下子喝进去会吐出来,或者非常不舒服,还有原因就是一下子喝进去升糖会更快。我就是这样,我总觉得如果我前一天晚上没有吃那么油腻的水煮肉片和大米饭,第二天别一口气喝下去糖水,是有可能通过糖耐测试的。
据说,75g的糖耐测验是新标准,会被确诊的比例大约在20%左右,而在新标准执行前,确诊比例约为5%。
过去的诊断方法有一种是先服用50mg的葡萄糖粉,如果福堂后1小时血糖>=7.8mmol/L,则进一步做75g或者100g的葡萄糖耐量试验,100g的要进行空腹、1小时、2小时、3小时血糖监测。
这样看,还是目前的方法比较方便。
在国外还有一些非主流的机构会做100mg的包括服糖3小时候后的血糖监测。
第二部分,血糖监测
从被确诊“妊娠期糖尿病”,就开启了“控糖”生活,包括改变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而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血糖监测”,因为只有监测,才能知道改变的效果,才能了解各种食物可能引起的血糖变化。
常规的监测方法有三种:
一种是医院的静脉采血检测,这种方法可以确保准确率,但不适合孕妇日常监测,产检的时候抽血附带检测比较现实;
第二种是指尖血血糖仪,这是最常用的方式,每天一般早起空腹、餐前、餐后1小时、餐后两小时、睡前,会根据个人情况确定监测次数,缺点就是总要扎手指有点麻烦,扎多了感觉自己手指尖的血都少了,有时候一针下去没扎出血或者血量不够,就还要重新再扎一遍,而且如果用试纸去蘸了一下提示血量不够,就要重新更换一条,试纸一条两三块,还挺贵的。
这种血糖仪虽然不如医院的精准,但误差在可控范围内也是相对准确的,可以反映出血糖的水平,价格从一两百到上千元都有。我目前用的是罗氏智航的进口版,买的时候套装机器+100个试纸和针是400多,试纸用完后单买是差不多200来块100个。
规定的血糖仪误差如下:
血糖值<5.3时,误差在+-0.85;
血糖值>=5.3时,误差在+-15%;
我先后五次和医院的静脉结果对比,误差在+-0.5,我觉得如果能保持,是可以接受的。
第三种是动态血糖仪,是一种软针(探头)植入到肚子或者上臂侧后方柔软的地方,通过监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来反应血糖水平。
这种动态的好处是,手机上会链接一个app,一般3~5分钟更新一次血糖数据,方便看出自己血糖的变化水平,虽然结果似乎不如指尖血糖仪准确,大概偏低情况多一些,但好处是方便了解什么情况血糖稳定、什么情况血糖波动过大需要控制。
国产的品牌我知道的有鱼跃、硅基,我第一次买的是鱼跃,因为当天就出现了问题数据异常所以退货,而且退货又出现问题没有给我退费,联系京东客服好几次都不给我解决,所以我自此对这个牌子也失去了信任,就又买了硅基。
目前每天都用来和指尖血辅助监测对比,有时候感觉准,有时候偏差在1左右,不过总的来说能看出该升的时候升,该降的时候降,还是有作用的,而且可以减少一点我指尖采血的频率。
我买的大约也是四百多,一个发射器配两个传感器,一个传感器可以用14天,但是前两天基本是没有参考价值的,据说是探头刚植入会引起周围的免疫反应,所以数据波动没有规律,监测结果没有参考价值,常用的会提前两天植入再激活,这样可以有效利用率高一点。
日常监测一般要求是:
空腹血糖:3.3~5.3mmol/L;
餐后1小时血糖<=7.8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
完全做到应该很难,我看段涛医生的视频里讲90%的时间里能保持在正常范围就可以,也可以每周有一次小放纵的吃点自己喜欢吃的。
另一个指标是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是当下的,随机变化的,糖化血红蛋白是反应近期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的数据,一般孕妇的理想控制目标是5.5%以下。
第三部分,饮食,运动,睡眠
我的糖高应该就是前几个月爱吃甜食来的,只要我控制,血糖就可以在正常范围,但问题是我还做不到完全的控制。
比如按照医生的建议,很多东西不要想也不要吃,但我还是会忍不住吃上几口,比如今早忽然很想吃方便面,然后还吃了一块给伊伊买的鲜花饼,餐一9.4,刚测的餐二还在8.4。
还有有些外面的食物,虽然标着全麦,但吃了以后还是血糖离谱,比如味多美的全麦面包,写着真全麦,但我吃一片,餐一血糖会飘升到8点几,前天吃了一顿黑麦面条也是,标着全麦也不是真的,或者即使是真的,也是一方面打着全麦的旗号招揽顾客,一方面在里面添加为了让东西口感更好但升糖很快的东西忽悠顾客。
这里我学到两个概念,一个是食物交换份,一个是GI升糖指数。
一、食物交换份
交换份的概念应该是国外来的,就是以90千卡为单位,每提供90千卡热量的食物为一个交换份,这么做可能是便于对每餐进行营养指导吧。
比如25克大米(生重),580克芹菜,100克苹果,130克草莓,190毫升牛奶,10克坚果,这些都是可以提供一个交换份(90千卡)热量的食物。
刚开始对克重没有多少概念,但自己称几次也就有数了。
一般建议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要少食多餐,加入测算一天需要摄入1800千卡能量,那么一天分配如下:
早餐:10%,也就是180千卡,2个交换份;
午餐:30&,也就是540千卡,6个交换份;
晚餐:30%,也就是540千卡,6个交换份;
加餐:20%,也就是360千卡,4个交换份,一般可以平均分配在上下午、午晚餐之间;
睡前:10%,也就是180千卡,2个交换份,比如一碗热牛奶。
孕期建议的能量摄入范围,也有一个参考标准:
偏瘦:BMI<18.5
孕早期:每天1900 - 2000千卡;
孕中晚期:每天额外增加300 - 500千卡。
正常:18.5≤BMI<24
孕早期:每天1800 - 1900千卡。
孕中晚期:每天额外增加300 - 400千卡。
超重:24≤BMI<28
孕早期:每天1700 - 1800千卡。
孕中晚期:每天额外增加200 - 300千卡。
肥胖:BMI≥28。
孕早期:每天1600 - 1700千卡。
孕中晚期:每天额外增加100 - 200千卡。
BMI =体重(千克)÷身高(米)²。
孕早期(1 - 12周),孕中晚期(13 - 40周):
如果孕妇活动量较大,如每天坚持散步1 - 2小时或进行轻体力家务劳动等,可以在上述基础上适当增加100 - 200千卡能量;如果活动量很少,基本卧床,可能需要适当减少能量摄入,避免体重增长过快。
二、升糖指数(GI)
确诊了妊娠期糖尿病后,有的医生会告诉你去控糖控体重,多吃粗粮,少吃高糖食物,多运动,注意休息,也有越来越多的医院有了专门的营养科,让你去听课,医生再给你一对一的指导和建议。
比如我建档的医院,先后让我去听了”营养课“和”妊娠期糖尿病课“,下周还预约了一次”分娩体验特需门诊“,分娩体验我是有点犹豫要不要去的,毕竟自认有点经验,但想想我还是不专业,再去听听医生指导应该有好处,所以又请医生帮忙预约了。
再说回医生的饮食指导,其实医生的课件一般是根据我国的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来做的,建议的食物也是根据这里面的指导。
所谓的不能吃、慎吃、少吃、可以吃、推荐吃,除了和食物本身是否可能有毒副作用以外,最重要的参考就是它的GI,也就是升糖指数。
什么是升糖指数呢?
升糖指数(GI)是衡量食物引起人体血糖升高程度的一个指标。
它是通过比较进食一定量的某种食物后,人体血糖升高的幅度与进食等量葡萄糖(或白面包)后血糖升高幅度的比值来确定的。如果一种食物的升糖指数高,表明它进入胃肠道后消化快、吸收完全,葡萄糖能迅速进入血液,导致血糖快速上升,比如葡萄糖的升糖指数是100,白米饭的升糖指数约为80 - 88。
相反,升糖指数低的食物在胃肠内停留时间长,释放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的峰值较低,且血糖上升速度慢,像全麦面包升糖指数约为47 - 52,豆类的升糖指数普遍较低,如黄豆升糖指数约为18。了解食物的升糖指数,有助于人们合理选择食物来控制血糖。
所以,了解了这个指数,我们自己去查找、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就可以了,现在的很多孕期app或者营养app里都很容易找到。
比如一些常见食物的升糖指数(GI):
主食类
白馒头:约88, 糯米饭:约87,精制白面包:约75;
全麦面包:约69,小米粥:约61,荞麦面:约59;
燕麦片:约55,玉米:约55;
蔬果类
南瓜(尤其是老南瓜):约75,胡萝卜(煮熟):约71
菠菜:约15,西兰花:约15,茄子:约15
西瓜:约72,菠萝:约66
香蕉(成熟):约59
苹果:约36,梨:约36,柚子:约25;
豆类、牛奶
牛奶:约34,酸奶(无糖):约36
黄豆:约18,绿豆:约27,红豆:约26
三、喝水,运动,睡眠
除了食物,另外对控糖有辅助作用的,就是喝水、运动、睡眠。
多喝水可以有一定的稀释和增加代谢的作用,运动可以消耗葡萄糖,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激素水平和胰岛素调节能力,这些都对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很有帮助。
多喝水和保证睡眠都容易理解,值得一提的是运动。
适合孕妇的运动一般是中等强度的运动,太轻松比如慢悠悠的散步不起什么作用,强度大的有风险当然也不适合,中等强度是指可以是心跳轻微加快,略有气喘、少量出汗的运动。
比如游泳、快走、家务、适合孕妇的瑜伽。
虽说理论上游泳是非常适合孕期的运动,甚至整个孕期都可以,但实际上因为有场地的要求,还有考虑泳池的距离、水质、卫生等,其实就没有那么适合了。
如果不能保证每天有专门的时间运动,那么能走的时候尽量走走,在家里能站着的时候尽量站着,自己做一些适当的家务,都是有好处的。
因为生孩子其实是一种“生产”活动,也就是体力劳动,考验的是产妇的体力、耐力,孕期里太娇贵了总养着、躺着,并不是好的选择,不如能自己做的事情就自己做,身体保持好的状态,有助于产程的顺利和产后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