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杉
很长一段时间,我作为咨询师,在咨询中最大的问题居然是不敢承认自己的自恋。简单来说,就是没有办法在咨询中坦然的承认自己做得不错的一面。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治疗进程。
我很害怕问来访者:“你在咨询中有什么收获”?这个问题,也许对别人而言很轻松,但于我,却总觉得听起来太过自恋,难以启齿。我总在想,万一咨询做得很差,来访者并没有什么收获,还得碍于面子,回答你这个问题,多尴尬啊!
因为怕被否定,也怕别人说:“你也太自我感觉良好了吧”! 所以常常话到嘴边,硬是生生咽了下去。尽管,我那么想得到来访者的肯定,也特别希望知道,我在咨询中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我很难知道,来访者真正的想法是什么。她对咨询,对我,到底有什么感受?是信任还是疑惑?哪个解释是对的,哪个解释并不是那么贴切?于是,双方都陷入了“隔纱猜测”的状态。
稍微懂一点精神分析的朋友都知道,对移情和反移情的讨论是咨询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咨询师和来访者的互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来访者与周围人的互动模式。而对于来访者来说,真实的呈现双方的互动模式,也才有可能看到问题的真实症结所在。很多时候,这是来访者走进咨询室的原因,也是治疗的重要契机。
可就因为我不敢承认自己的自恋,把治疗生生的变成了双方在理论层面的讨论。因为你无法打开自己的时候,来访者也自然而然的关上心门,摆起了防范的姿态。
直到有一天,我的督导老师对我说:“人呐,得看到自己的局限,也得承认自己的自恋。”毫不夸张的说,那一刻真的是醍醐灌顶。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恋,该如何在这个残酷且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到存在的意义。
坦白讲,我是喜欢自己的,在很多方面:比如足够努力,比如待朋友友善真诚,比如永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有勇气去追求。但,我却羞于表达自己的自恋。不是从小老师家长都教育我们吗?夸奖的话要从别人口中说出来,自己说就是“骄傲,不谦虚”。这样的教诲,我们铭记在心,也多少次羡慕老外的坦率,但把这一切解释为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我们中国人就是那么内敛,不是吗?
前两天,蔡依林在知名杂志FHM举办的百大性感美女票选活动中,登上冠军宝座。得知此消息,她霸气回应:“实至名归不然呢!”
好酷有没有!不知道有多少人如我般在内心赞叹艳羡。蔡依林是圈子里出了名的“拼命三娘”,她是华语音乐小天后,出过英文书,还做起了蛋糕师傅,并在国际大赛中拿奖。这样的姑娘,敢拼了命的努力,就应该大大方方的自恋,不是吗?
一个人的自恋,不单单是爱自己。更重要的是,在全世界都否定你的时候,你依然有力量告诉自己:”我,真的很好!” 然后带着这份对自己的肯定,坚定地走得更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