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原因宅在家,重读了一遍澳籍作家朗达·拜恩的著作《秘密》。《秘密》这本书在多年前经朋友推荐拜读过一次,无奈当时年轻阅历尚浅,对于其中所涉奥秘似懂非懂,权当作读书消磨时光。如今有了一些生活阅历再回来读,才能重新领悟其中的思想和精髓。
据说几个世纪以来,《秘密》这本书揭示的大秘密就零星地在一些古老的传说、文学经典和哲人的口中出现过,为了保持自身权利不与人分享,这个秘密一直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很少为外界所知。读到此处,你一定很好奇这个秘密是什么,这个生命的伟大秘密就是“吸引力法则”,即你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你吸引来的。它们是被你心中所保持的“心像”吸引而来,它们就是你所想的。无论你心中想什么,你都会把它们吸引过来。吸引力法则说的是同类相吸的道理,但是它是从“思想”层次上来说的,即当你脑海中有一个思想,会吸引同类的思想过来。吸引力法则具体怎么运作呢?在宇宙中,每一个思想都有自己的频率,你的思想产生频率后,会发送到宇宙中,它们会像磁铁般,吸引该频率上同类的事物,然后传回到你身上,变成你的生命画面。举个例子说,比如说你早上起来心情不好,带着这样的心情起床后不小心撞了腿,然后起了连锁反应,做早饭又不小心弄伤了手,去上班也莫名其妙出了各种状况,导致一整天都不顺。这就是吸引力法则在发挥作用,你的心情不好,思想就处在吸引不好事物的频率上,如果持续这种频率,就会不断地吸引不好的事物。因此,如果你想改变生命中的任何事,就需要借由改变你的思想,来转换频率,从而吸引美好的事物。但是有人可能会说,明明自己思想上想的是“不要怎样怎样”,但是不想要的事情还是会出现,这个怎么解释呢?这是因为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不要”的事情上,而没有聚集在想要的事情上。吸引力法则并不会辨别“不”、“不要”、“别”等否定的字眼,不管你想不想要它,它只是回应你的思想,如果你的思想聚集在“不要”的事情上,吸引力法则会回应你不要的事情。
如果要把思想放在好的事物的频率上,那我们得时刻监控自己的思想,以防止自己的思想处在吸引不好事物的频率上。但是,人类脑海中每天会产生无数的思想,想要时刻监控我们的思想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我们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感觉”,感觉能让我们知道自己想的是什么,是处在哪个频率上。当你感觉不好的时候,你就处在引来不好之物的频率上,当你感觉美好时,你就是在强力吸引更多美好的事物。因此,你所得到的,正是你所“感觉到”的东西,而不太是你所想要的东西。因此,在你感觉沮丧的时候,可以放一首美妙的音乐或者唱一首歌或者去想想美好的事物,它会改变你的情绪和感觉,将不好的感觉赶走,一旦你“感觉美好”,这种信号会发射到宇宙中,它会吸引更多同频率的美好事物给你。在宇宙中,爱的感觉,是你所能发出的最高的频率,因此,如果你能把每个思想都裹上爱,如果你能爱所有的人和事,你的生命就转变了。
在吸引力法则的运用上,主要是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要求;第二步是相信;第三步是接收。“要求”就是对宇宙下命令,让宇宙知道你要什么,宇宙会响应你的思想;就像我们在手机上购物下单一样,选中自己想要的东西。“相信”就是在你要求的那一刻,就相信你所想要的就是你的了,然后放松继续生活,就如同下订单一样,知道你正在接收它,而不是想着你还没有拥有它,否则吸引来的就是“你还没有拥有它”的感觉,你必须发出已经收到的感觉的频率。“接收”就是想想你想要的事物已经到来,将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就用同样的感觉来感受它。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去感受喜悦、快乐,因为只有当你感觉良好时,你才是将自己放在所要事物的频率上。
现在结合自己生活多年的经验,仔细地去探究和回顾一些生活经历,发现冥冥之中吸引力法则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都在起作用,只不过我们没有足够的智慧去辨别而已。比如说大家可能有过这种感觉,某一个瞬间看到一个事物突然在脑海中想起一个人,然后就真的在当天的某个时候遇到了这个人。我有一次看一篇单位公众号的文章,顺便看了一眼作者,脑袋中就突然想到了跟这个同事之前的一些互动和交流(当时我们大概有好几年没有见过也没有交流过),当时这个想法就是突然略过脑海几秒钟,也没有刻意去想这位同事。但是,中午出去吃饭在单位的电梯中突然就偶遇了这位同事,简直太神奇了。还有些时候,脑子里突然想起一个人,想去刷刷朋友圈看有没有他的动态,结果呢,刚刚好就碰到他正在发朋友圈动态。还有些时候,把自己所害怕的事情公开以后,就真的出现了你所害怕的这种情况。比如说有时候有点伤感,心理有点患得患失,有一次把这种想法通过诗句公开发在社交平台,结果不久,一个有好感的人就真的离开去了异地。这种神奇的感觉在生活中还有很多。
至今,自己对吸引力法则的感触也更深,希望跟大家分享。以后遇到任何事情,都积极运用这一伟大的秘密,吸引美好的事物到生活中,感受生命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