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牛郎织女》(一)
城东实小 孙小建
这学期的课本由原来的苏教版变成了部编本,由最初的欣喜变成了彷徨。开学初,翻开新书,发现部编本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很细,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但真正教的时候又觉得很彷徨,该怎么上?是像以前那样上:自由读、小组合作、指名读、默读,还是只训练一个默读或一个复述。犹豫之余,决定按照原来的方法实施,只是以一种方法为主。
《牛郎织女》是第三单元的一篇民间故事,第三单元着重点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备课时我把整个单元的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要求、语文园地都看了一遍,觉得要抓住民间故事的特点、内容来教可能会好把握一点。
第一课时我还是老教法,导入、字词、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让孩子们初步了解课文大意、感知主人公牛郎、织女的人物特点。因为课文篇幅较长,一节课完成这么多内容有点紧张,生字的指导范写都没来得及。
第二课时:我提出了两个问题:1、牛郎与老牛怎么相处的?2、牛郎与织女是怎么相识的?
在交流汇报时,我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话来回答。孩子们刚开始都是用文中的话来复述。如:“牛郎照看老牛很周到。他总是挑最好的草地------牛渴了------”,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很熟,我试着引导:对,这就是“周到”,你可以把这些句子换一下:“牛郎照看老牛很周到。他总是让老牛吃最嫩的草,喝上游干净的水;夏天,白天带着老牛去树林里躲避烈日的曝晒,晚上帮老牛赶走牛虻,冬天带老牛去山坡上晒太阳。他总是把牛棚打扫得很干净,让老牛住着舒服。”从中你觉得牛郎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有的孩子说牛郎很勤劳、很能干。有的说牛郎懂得为他人着想。有的说他心地善良。听了孩子们的回答,我很开心,因为他们把我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
那第四自然段又讲了什么?孩子们很快就概括了:牛郎与老牛亲密无间。这样,我让他们以“牛郎与老牛亲密无间”为中心句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注意概括。因为有了前面的引导,孩子们这一段概括得很好。“牛郎与老牛亲密无间。牛郎喜欢和老牛待在一起,高兴时他会哼些小曲儿;难过时,他会摸着老牛的耳朵说悄悄话。他把听到的、看到的、心里想到的都一股脑儿告诉老牛,老牛像听懂了似的,有时咧开嘴、有时摇摇耳朵,它成为牛郎最忠实的倾听者。”
“牛郎凄苦的童年生活,因为有了老牛的陪伴,过得很滋润,那成年后牛郎的生活又咋样了呢?”这一个问题一抛出,孩子们就叽叽喳喳的讨论开了:有的说哥嫂真贪婪,有的说牛郎真倒霉。听了孩子们的言论,我又引导孩子:哥嫂只分给他一辆车、一头牛,为什么牛郎不生气呢?一生说:因为有老牛跟着牛郎,他觉得老牛比任何东西都重要。我适时的点评:是的,和自己的知心朋友在一起,牛郎很满足。一生说:摊上这样没有感情的哥嫂,跟他们分家反倒好。我接着点评:是的,碰到这样贪婪、自私的哥哥嫂子,牛郎并没有抱怨,没有怨恨,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乐观豁达的牛郎。那离开家的牛郎过得怎么样呢?大家七嘴八舌的把第八自然段的内容又复述了一遍。是的,牛郎很能干。因为有了老牛的帮助,他很快就安了家,这真是“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那牛郎又是怎么与织女相识的呢?老牛非常关键,可以这样说,老牛既是牛郎生活的好帮手,也是他的红娘。那老牛为什么对牛郎这样好呢?有的同学说,因为牛郎对老牛很好。有的说因为老牛同情牛郎。我适时点评:是的,爱人者人恒爱之,因为有了牛郎的真诚相待,老牛才会投桃报李,这就是“真诚的关爱必定能换来真诚的爱”。
面对牛郎织女的相识,我决定让孩子们去提问题。于是我问孩子们,你们觉得牛郎织女一认识就在一起生活了,有什么疑问吗?有孩子提出他们太草率了,织女觉得天上没有自由,牛郎和她能干活就准备一起过一辈子了。有的认为织女很傻,天上多好,还可以长生不老,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抛弃这一切太不应该了。看到孩子们一脸的疑惑、听到他们的发言,我觉得课本内容在这一点上叙述得稍微简单了些,也许是留白,也许是给孩子们想象的空间。不过也难怪,对于才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讲,他们能提出这些问题着实不简单,他们哪能想那么多,没有一定生活阅历的人是没法理解的,我觉得这里有必要跟孩子们普及一下了。是的,牛郎是个心地善良、勤劳善良又乐观豁达的穷小子。织女虽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是高高在上的权贵女子,而且又织的一手好彩锦,但是她特别渴望自由,在她心里,没有自由的生活是不快乐的,哪怕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住的是富丽堂皇的宫殿,这些外在的物质生活都不能让她幸福。还有最关键的一点:织女也和牛郎一样心地善良、勤劳能干。这样三观一致的两个年轻人结为夫妻就不奇怪了。孩子们听了我的解释,恍然大悟般懂了。当然我估计是似懂非懂,他们这个年纪哪懂这么多呀。
课堂上到这里,我就直接插上民间故事的特点了:大胆的想象、神奇的情节、表达了美好愿望。是的,因为在当时那个封建社会,要想跨越婚姻的门第观念很难,人们就把这个美好的愿望寄托在民间故事中,让织女下凡,让老牛神奇的会说话,最后让穷小子牛郎逆袭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这篇课文花了两课时,上面记载的也有些啰嗦,但我在尽力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基础上引导他们读懂课文、读懂民间故事,一直努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