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走常规的风险是最大的。
当我理解这句话的时候,我在大学校园里宅居的日子就要接近尾声。
上周末上课的时候,老师突然来了一句:今天幼儿园都在上学,小学也在上学。我不知道为什么,仔细想过才知道原来是因为要高考了。所有的事情都得为高考让路,老师自豪地加上了这么一句。
高考早就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更多的是一个家庭,一个学校的事情。很多父母们都满怀期许地希望自己的孩子们可以跨入大学的那道门槛,似乎就像鲤鱼跳龙门,一下子进入了金光大道。不仅如此,老师们也用大学的美好时光来引诱考生们,让他们对大学的憧憬上升到了极点。
而高三的学子们肯定更不用说,这是人生第一场的重大考试,身上肩负太多的使命和希冀——当然还有自己对象牙塔的那种满满的向往。毕竟寒窗苦读多年,似乎谁都不想在此失利,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但我从来不否定教育本身。我们可能在一所大学里学不到能够为伍的东西,但是正是这几年的学习能力是什么也带不走的。我们可能在这个教育体系里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很有可能正是这段读书的经历日后能够成就我们。
什么是常规?在我看来,就是跟随推推嚷嚷的大流干大家都在干的事情,就是年轻人却在过着老年人才有的安逸生活,就是从来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我一直有一颗叛逆的心,像是生下来就扎根在身上,看不见,却印在骨子里。
我的父母都是踏实本分的普通人,出生于小地方,也没有去过多少大地方。我一直在想,这样保守传统的家庭环境怎么就生出了我这种性格。
所以我相信物极必反这个老理。凡存在即合理,但是合理的事情不代表就是对的。所以我一直认为那些看起来那么合理的事情一定在背后隐藏着什么我们怎么也没有注意到的东西。
合理是会有风险的,只有相信这个道理,我们才能找到一条可以突破自己的道路。这个道理从来没有人专门来教授,都是在吃了摔了无数跤吃了数不清的跟头自己才能领悟。
很多人热衷于走常规,身边的人在准备考研,生怕自己落下,也翻起书本发誓要考研。并不判断自己是不是有着学术追求,是不是真的有这个破釜沉舟静下心来学习的心思。
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的逃避心理没必要感到羞耻,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年轻的时候不迷茫,那该在什么时候去迷茫呢。不要安慰自己麻痹自己,说什么理想那么遥远,又有多少人能够真的去实现。
这些都算不上是悲剧。
2
在大多数人看来,伍继红那样的才是悲剧的。顶着名校毕业生的荣耀,却生活地穷困潦倒一塌糊涂。就算不能高官显赫飞黄腾达,至少也能生活地非常舒服。但是现实却是一落千丈。
伍继红毕业于1998年,考上了公务员,本以为人生至此就可以过得顺心顺意了。但是本以为的稳定事业在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工作受阻的她开始和同学们一样准备考研,本以为这样的选择应该会带来更好的结果。可是考研再次失败,也耽误了宝贵的就业时间。
公务员的犹豫落选,考研的失利,英语六级也落败。
为了生计,认清真相的她不再专挑事业单位。而是按照所学的专业找到了一家资料搜集编写工作。后来又因为与同事之间的矛盾,遂离职成为了一名服装厂的工人。至此,她的人生轨迹已经从一名名校大学生改道成为了缝纽扣的工人。在靠学历吃饭的年代,她有着高学历却成为了奔波的社会底层。
在北大的一个课堂上,有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女生,并且主修前景可观的动物医学专业。可是当被老师问起来人生的梦想,她说我想要开一间音乐工作室。高中的时候曾和朋友做过一段原创音乐,那种感觉真是太好玩了。可是,我还是上了北大,学了理科。妈妈说,这样的路才是我应该仔细走的。
老师说,我劝你还是别学什么动物医学了。你说自己想和我们一起做工程项目,可是我分明知道那就是在撒谎。在场的学生一片哗然,老师接着说,你在谈起音乐的时候,你整个人都是在发着光的。可是一提起我们要进行的项目,你的音调都低了八分。我再问你一遍,你是否愿意现在就停手所有的项目,去捡起你最爱的音乐。
她抿着嘴,却还是努力地摇了摇头。她老老实实地说,我不敢去想那么非常规的想法。我能走到今天,站在这里,身上已经寄托了来自亲人的期望。我不能保证自己离开一定能成功,但是我深深地知道留下至少不会让所有人失望。
那个老师却说,走常规的风险才是最大的。
3
前几天,那个北大毕业卖猪肉的师兄再次重出江湖。几年之前,当身边的同学都去从事学术类的工作时,他一个北大毕业生竟然选择去当一个屠夫,说简单点,一个卖猪肉的。卖猪肉这个职业,一看实在是与一个名校高材生的形象相差甚远。我们都认为,即使是一个大字也不认识,只要是个手脚灵活的人应该都能从事这个工作。
名校在很多人的心里是有不一般的地位和形象的,名校就是一个特别显眼的特征符号。多少人争着抢着却依然跨不进名校的门槛。仿佛大学前面被冠名的那几个称呼就真的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
可是,当猪肉师兄在这一行干出了自己的成绩,把猪肉这么一个简单粗俗的东西做出了北大水准时,甚至开始出去普及关于猪肉的专业知识,做出了自己的猪肉品牌后,整个社会的各个声音对他都是褒奖。
他跟伍继红是不同的。
4
很多人认为,伍继红回乡下老家、做工人,下岗失业,最底层的事情都将她压得难再翻身,责任全在于她自己自暴自弃,不主动出去寻找一个稳定点的工作。
可是,大家似乎都忘了,她正是从常规的生活稳定的生活一步一步走到现在这个状况的。那个真凶到底是什么,难道不是走常规带来的风险吗?这个风险只有自己能承担,也只有自己才能解决掉。
她毕业后的奔走,一心想找个安稳的事业单位。是的,迫于这样的环境和压力,伍继红始终没有再寻找工作机会。这条常规路走不下去,于是就寄希望于他人,选择了随便嫁一个男人。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走常规的风险是什么了。往上一个阶层攀升是很艰难的,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可是往下一阶层滑落却是如此容易。而走常规就是隐藏着这样的风险。
有句话说得好,混吃等死。混吃真的能等死。一旦选择了就这么混吃了断余生,生命也会以同样的代价来惩罚。
混吃也不能长久,每个人身上就那么一点随身的东西,除却天生具有的潜质,后天所获得的资质并不能支撑太久。
我想这不能怪时代,也不能怪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来没有绝对安稳的生活。一安稳,就意识不到潜在的危险;一安稳,就等于是把自己主动放在了悬崖边缘上。
我从来不相信常规。可是我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却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一半的距离。在人的潜意识里,往往会倾向于把注意力放在美好的事物上,而把那些黑暗那些不堪自动屏蔽。
我相信,常规之外,自有一方不曾见过的大天地。于常规之外,我们更需要以非常规的智慧,重塑自我,装点行囊,历练身心。
趁年轻啊,出去闯一闯啊。这正是最好的时候,是整个生命中都不会再次重新来过的时候,是日后想起来定会嘴角上扬的时候。
正是常规之外,我们才有足够的勇气与厌恶的东西对抗,与过去那个走常规求安稳的自己宣告决裂。
这个时候,才会知道,走常规才是最大的风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