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秋天确实来的突然,万缕萧瑟还未聚拢,凉风却已然浸透了夏装。回想起武汉的秋天,常常是弥漫的桂花香气冲淡了汗水的味道,让人来不及遮挽这夏冬之际的一瞬。曾写过很多咏秋的诗词文章,一方面是因为秋天的难得与易逝令人惋惜,另一方面可能就是辛弃疾在《丑奴儿》中说的“少年不识愁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春女思,秋士悲,而知物化矣”,想来古人的见解并非毫无道理,面对肃杀的秋色,繁华散尽,欣欣向荣的草木、聒噪的虫鸟蛙鸣,霎时销声匿迹,怎能不让人有种落寞之感,伴着阵阵凉风,怅然若失的情绪便油然而生。
我今天道“天凉好个秋”,并非“而今识尽愁滋味”,毕竟依然只是个风华少年——虽然已经告别了学生时代,求学时总是在收获的季节有种期待与不安,而今的心境有了天壤之别,更多的是生活琐事的应对和发展前途的展望。早起上班,只觉得浑身上下说不出的通透,艳阳高照,虽刺得人睁不开眼,却不再让人大汗淋漓,甚至让人有了添衣的冲动。如果在学校,我一定会骑上单车,可能还会背上相机,独自一人到东湖景区的某个角落,或走或停,随心而动,正应了那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如今即使周末有空,到任何一个景区,怕是只能体会到自己在人群中渺小的存在了吧。
时过境迁,不一样的城市,不一样的人生阶段,不一样的心境,只能说告别了那种刻意而执着的追求,只是在上下班时抬头望望天空,感受着强烈的秋意,不经意间道出一句“天凉好个秋”,便融化在茫茫天地之中了。
2012年9月3日晚
这是我工作之后第一篇散文,一气呵成,没花多少精力,也是我为数不多的纯抒情文章。大概是被学生时代的考试作文影响多年,总免不了在文章里增加一些看法观点,否则就觉得不完整,而这篇散文没染上这种风格,兴尽之处戛然而止。
全文就因为脑海里的一句词而起——天凉好个秋。当初的情景历历在目:工作半年的我如往常骑车到单位,无意间抬头,天空碧蓝高远,悄然褪去夏季的酷暑,微风拂面甚至有一丝凉意,脑海直接冒出这么一句,不抒不快。要是学生时代,必然会赋诗一首,可毕竟褪去少年人的轻狂,并且有限的灵感不足以撑起满意的诗作,不想浪费这来之不易的通透心境,写下散乱的文字。如今读来,却是我最舒畅的文字,清新干净,没有酸腐气,写给自己的东西自然没有矫情之处。
我的研究生阶段仿佛水墨画一般写意,真可谓随心而动。读研期间如果我有当初的心境,真的会背上相机,骑着单车,拿着年票去东湖景区某处放空自己。然而工作之后,我也许只能将这些丝缕心绪宣泄于笔端,文中对北京周末各景点人山人海的描述可能是准确的,但实际上已经是自己对现状的妥协或借口——即使有时间和金钱,但却没有那种冲动了。
今天重读这些文字,看到那一时刻的一个真实的自己。文字是轻快的,但我到感到了一丝悲伤,这篇完成于工作半年之后的文章仿佛正式祭奠了我的青春。人生之路是连续的,这里却树起一座无形的里程碑。恰好立秋写下这篇文字,看来我的确与秋有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