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小舍得》完结了,剧中两位母亲有段时间都非常努力,争当“100分”妈妈。
100分妈妈,就是重视学习成绩,时刻监督着孩子一举一动,对自己和孩子都高标准高要求,情绪焦虑的妈妈。
其实在我看来她们变成100分的焦虑型妈妈是一件意料之中的事情。
而她们最终选择做回60分妈妈,也是对孩子和自己最好的选择。
1
大环境下家长很难不焦虑
关于教育环境的两点思考
家长的焦虑在彼此传递
《小舍得》里的故事是这样的。
在最开始,家长没想给孩子报班。
直到有一个学期数学考试,因为题目比较难成绩断崖式下跌,孩子很沮丧。
家长很担心,急忙到学校和家长了解情况,最后发现整个班只有自己孩子没有学奥数,家长心里咯噔一下,之后安慰自己,觉得没事我帮孩子复习数学咱们照样把成绩补上来。
家长回到家赶忙鼓励孩子,并打起精神挑灯夜战,陪孩子补习了一个月数学。
结果下次考试提升效果杯水车薪。
孩子满怀期待的心落空了,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父母看着孩子伤心难过,自己也感觉再不补课就追不回来了,终于帮孩子报了奥数班。
这种焦虑在家长的群体里是会传递和升级的。
你家报了一门奥数,我家孩子要笨鸟先飞语文外语都补上。
你家上的是小班课,我家孩子理解能力不太好得上一对一……
就这样,焦虑的传递让教育孩子成了一场军备竞赛,家长们不断加码,孩子们鸭力山大。
贫富差距加大了教育回报率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还有一只经济的手在背后操盘,贫富差距会拉大教育回报率。
什么意思呢?
大家可以想一下,在整个社会各个工作收入差不多的时候,家长没必要让孩子非得读个大学。
读大学一个月赚3000,读了大学一个月赚3500,上不上大学无所谓,谁都不想让孩子那么累。
在北欧一些国家贫富差距相对小,大家对待孩子也比较放任一些。
我们国家在80年代的时候也是如此,那时候大家对孩子比较放松一些。
可当一个孩子接受高等教育,奋斗两三年有机会年薪50万的时候,那就是一定得让孩子上大学了。
社会上会更多的出现专制型的父母,尽所有可能让孩子上个好学校。
美国家长瞄准了常春藤,中国家长瞄准了211、985。
那难道我们要顺应潮流,一起加入“鸡娃”大军?
先等一等,首先有个问题要解决一下。
你的孩子非上大学不可吗?
2
大学真的能改变一生吗?
一个教育最大的谎言
如果在美国这个问题的回答是yes。
在中国这个问题的回答是maybe。
在中国,一个孩子不能上大学,他面临的只是毕业找工作困难一些,他可以先从一些工作做起,或者直接选择复读,很多牛人也都是多次高考才考上好的大学实在不行还可以成人高考。
即使学历只是高中,他依然有可能成为一个企业家,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
在美国完全不一样,樊登有一次去美国哈佛大学访问一个教育学的专家,樊登说:我们来美国想学习一下教育经验。那个教授说:你们还来美国学习,我们都在学习中国,因为中国的孩子担心的是我考不上一所好学校,而美国孩子担心的是,我什么时候进监狱。
在美国,底层的孩子很容被影响加入黑帮,后面你们懂得,这是真的会断送一生!
而且在中国就算能上大学,很多孩子也会因为常年学习压力太大而进行报复式的娱乐,太多大学生买个电脑在宿舍打四年游戏了。
可能这之前家长还说过:上了大学你想咋玩咋玩。
到了大学真的放开了玩四年,临近毕业发现自己没有成长,对未来的人生也很迷茫,才发现错过了成长的黄金期。
上个好大学人生就能一马平川,这是教育里最大的谎言。
也许你该尝试做一个60分妈妈,60分妈妈对成绩看待开始平和,她开始更加关注孩子的情绪、感受,学会了给孩子空间。
3
什么是60分妈妈
这不是一种消极的教育态度
别忽视情绪和感受的力量
我听过这样一位母亲的故事。
她在陪伴孩子高考的时候,有一天回家发现孩子把自己的腿绑在了桌子腿上。
妈妈就赶紧边解开边说:孩子你这是干啥呀?
孩子说:我老想站起来,没法专注在复习上,所以就给自己绑在椅子上。
说明这个孩子非常想努力考上好大学,按理来说妈妈应该会觉得孩子真用功。
但这位母亲首先关注到孩子紧张的情绪,安抚他说:孩子你傻呀,你考得上就上,考不上了咱们家有地,不想种地可以去打工,还可以复读,不要这么难为自己,你最近喜欢班上哪个女同学?妈帮你去追呀。
孩子就说:妈你能不能成熟一点。
在这种小玩笑和互动当中,孩子就能感觉到,无论结果怎么样我都是被妈妈接纳的,我只需要面对考试这件事就可以了。
这个孩子最后考上了深圳大学。
在面临高考、中考这样的大型考试的时候,孩子也会很紧张。如果家长还给孩子施加压力,盯的特别紧,这个孩子考试的表现能好吗?
坚持做一个教育的长期主义者
做60分的母亲,其实就是为了坚持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你知道为什么长期主义这么重要吗?
因为随着社会保障、医疗和科技的发展,我们现在活着的这批人是很有可能活过100岁的,这也会让我们更有可能过一种多段式的人生。
平均寿命70岁时,大家的人生规划是18岁工作 60岁退休 剩下的时间安度晚年,这是三段式的人生。
但如果我们能活100岁,真的到60岁退休,后面还有40年的时间要度过,一方面是我们的养老金未必能支撑我们生活,另一方面社会变化更快,孩子的追求也在改变。
于是他们会大概率过多段式的人生比如:22岁毕业 27岁创业 30岁高校进修 35岁结婚生子 40岁换一个行业重新开始新的人生阶段 等等……
人生会有各种各样的变化,在这种充满未知的生活当中,一张优秀的文凭只能左右孩子从高校毕业之后几年的生活。
如果家长能够培养孩子的勇敢、求知欲、独立性、适应能力,这一定会在漫漫人生路中,对他有更大的帮助。
赢在起跑线的都是短跑,而人生是一场持续100年的马拉松。
最后的话
60分妈妈,并不是觉得教育孩子差不多就行了。
而是知道揠苗助长只会让家长焦虑孩子痛苦,我们需要做的是给够阳光、雨露、土壤之后,静静的等花开。
明天就是母亲节了,祝所有妈妈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