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绝对不会在这里玩手机】
书卷多情似故人
-----------游高雄市立图书馆有感
记得看过《鸿门宴》或是《王的盛宴》,里面把秦代阿房宫臆想成秦代时的藏书阁,宫中能人巧匠设计出的木制的机关重重叠叠,无数士子在其中翻阅典籍,吟哦咏唱,场面令人惊叹不已。而今天的图书馆应就是古时的藏书阁,门槛更低,涉猎更广。鄙人粗俗,所见图书馆甚少,于此仅略谈浅游高雄图书馆的种种闲情感想。
高雄国立图书馆坐落于高雄市的前镇区,我是一路走过去的。灼人的阳光下,眼前蓦地出现一个高达8层的庞然大物遮去头顶的燥热,瞬间感到阵阵阴凉。乘扶梯上楼,感觉不像是去看书而是去朝拜,带着虔诚的心,使得人自觉闭上嘴巴,眼睛却活络起来。
图书馆的人很多,但几乎都低着头干自己的事,偶尔响起脚步声和翻书声,这种静谧会让你自动将自己调成静音模式,小心得像是在呵护精美的瓷器。卷帙浩繁,层层书架就矗立在那里,仿佛是守卫古老灵魂的侍卫。而书架上摆放的书分门别类,一丝不紊。在二楼有一个平面的书本展示区。桌子中央有一块支起的玻璃,玻璃上有对这张桌子上书本主题的介绍。我一眼就看到了张爱玲的“专柜”。刻画在玻璃上的她风姿绰约,冷冽妩媚,上海滩民国女人特有的韵味被她演绎的丝丝入扣。她关于生命的看法如一把锋利的匕首剖开了现实的两面,却也说过“ 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很难想象这个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与胡兰成这个被后世称为汉奸的男人搅在一起,最后香消玉殒在异国阁楼里的女人死前到底想了些什么。而今天她站在我面前,与无数个站在我面前的作家一样静默,以文字的形式。阳光穿过书架洒在绒布材质的地面上汪出一片金色的涟漪,令人恍惚。
每层阅览区外面都有木地板平台,走出那扇连接两个空间的玻璃门,似乎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平台外围种满了茂密的绿色植物,微风在叶尖跳动。远处有几个抱着书,戴着圆边草帽的读者席地而坐,轻声谈论着什么,待你细听,又湮没在风声里。这里简直就是文青的天堂。
我静静地趴在围栏边,远眺西方,竟什么都不再担忧了。不知何时,太阳已经偏西,为前面的城市镀上一层金边。西子湾在我眼前模模糊糊地出现,不是那么的真切,但是大海的海面却粼粼地泛着玫瑰金的光晕,半江瑟瑟半江红,只觉周围安详静谧。友人提议此时归去,恐误了火车,这才怏怏不快地回身进入阅览区。
待下楼时才惊讶地发现,图书馆中央有一个巨型天井。圆心中间漾出的一抹翠绿是植被丛生,周围木制的板凳上坐了一圈埋首书卷的读书人,天井成倒立的圆台状,越到高处,开口的空间越大,阳光透过树杈直达底部,这种浑然天成的小景不禁让人想到了古人在竹林中吹箫弄弦,吟诗作赋,讲学论道的场景,可惜时间紧迫,没有能够走进去感受,是为一憾。
高雄市立图书馆原名高雄州立民众教育馆,馆址设于寿山之麓;二次世界大战,馆舍毁于炮火,藏书几悉成灰烬。民国三十四年,台湾光复后租赁馆舍于鼓山一路,仅有日文书籍四百余册。 三十八年迁至中正四路,更名为高雄市立中山图书馆。这个图书馆的历史沧桑从馆藏的民国时期的数学物理课本就可见一斑。
沧海桑田,也许变迁了外貌,设施,但是其中的人文精神似乎有增无减。在大陆,这种设施齐,堪为一景的图书馆聊聊无几。版权意识的淡泊,互联网的滥用,都导致了认真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时下快餐式阅读的流行越发使人心浮躁,美女作家,心灵鸡汤的盛行几乎将伏案写作的文人推到聚光灯下变成了明星。由此,文字本身的厚重与宁静也就如阳光下的水气,渐渐消散了。
明代清官于谦在《观书》中写道: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只愿书简似故人般走向你,拂去心灵上的嚣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