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读《本源》的热情,赶紧把达芬奇密码找来读了一下。读小说的最大好处,就是速度很快,只要跟着情节走,思考得少,也不要逐字逐句的精读,不到两天就读完。
相比较《本源》,《达芬奇秘密》应该更加盛名,引起的轰动和争议也更多。对我却是相反,没有读本源时的思考和触动多。第一个原因,大概是因为以宗教题材为中心。欧洲人对于宗教和信仰和我们不一样,我是70年代长大的,从小接受无神论的教育,考了很多年唯物主义考题,曾经以为科学是解决世界问题的唯一答案。当然,随着年龄增加,对于神秘对于世界有了更开放的态度,但对于宗教信仰始终是保持距离的。身边也很有很多说是信仰佛教的人,但我看也不然,大多数是求神拜佛求升官发财保健康平安的,多少焚香祷告的人真正去了解过佛学的历史,我甚至怀疑有“佛教徒”都不知道释迦摩尼是人不是神,佛学的本质是放下欲求,真正觉悟,不是求心愿。西方不一样吧,特别是基督教,仅有的知识也不过是在了解西方历史时略有涉及,当宗教和政治结合在一起时,不少血雨腥风,宗教之间的斗争曾经带来了无数的伤害和死亡。我能理解西方对于此书的追捧和争议,正如他们对于宗教的热情和分歧。印象非常深的是,作者对于宗教的解释,“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是建立在虚构的基础上的。信仰我们想象的真实,但我们无法证明的东西。”“所谓历史,只不过是意见一致达成的预言罢了”。第二个原因,大概是因为艺术美学的原因。书中有太多对世界名画的描写和解读,比如《维特鲁维人》、《蒙娜丽莎》等达芬奇的名作,还有各种建筑艺术,没有感觉到智商不够用,但深深地感觉到知识的不够用,对于西方美学这一块的确是个空白,读起来少了不少共通。当然,反派的安排我也觉得有些牵强,不如《本源》中AI作为主谋带给我的震惊和遗憾。
总之,我还觉得这篇小说也不适合我家青少年,除了晦涩难懂的宗教题材,圣经的历史等,毕竟涉及了太多关于性的崇拜。也许青少年已经成长到看此类题材丝毫不动容,在我心中,还是希望晚点接触吧。毕竟可以看的书那么多。这么看来,以后青少年看的书,我最好先拿过来读上一两个小时,再和他一起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