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货篇第十七」6
【原文】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
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行五事于天下,便可称为仁人。”子张道:“请问是哪五事。”孔子说:“恭敬、宽宏、诚信、勤勉、慈惠。为人恭敬则不招侮慢,为人宽宏则可得人心,为人诚信则得人信任,为人勤勉则事有可成,为人慈惠则足以率众。”
【注释】
“子张”,孔子晚年弟子,小孔子四十七岁。为人勇武,善交友,重德行修养。
“恭”,此处当指恭敬。通常是解作“庄重”,今不从。
“得众”,指得人心。
“任”,相信、信任。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王甚任之”。
“敏”,此处应作“勤勉”解。例似用法如《论语·学而》中的“敏于事”及《中庸》中的“人道敏政”。
“功”,成效、成就。如“事半功倍”、“徒劳无功”。
“惠”,仁也。仁惠、慈惠。
“使”,令也。此处指为“领导、率领”。
【评析】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尊重”是人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之一。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尊重”是五大需求中仅次于“自我实现”的高层次心理需求。因此,“恭”以待人便是“仁”的表现。当然,真正的“恭”,必须要表里如一。所谓“在貌为恭,在心为敬”。故“恭”为表,“敬”为里,貌“恭”应当是心“敬”的外现。果能待人以恭敬,人必以恭敬还报,正所谓“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这其实是很简单的因果道理。所以当季康子问如何“使民敬”的时候,孔子回答说:“临之以庄,则敬”(参见《善读「论语」2.20》)。这里的“庄”,便是指“恭”。孟子曾对齐宣王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可见,恭则见敬,不恭则见侮。故曰“恭则不侮”。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参见《善读「论语」15.15》)。所谓“躬自厚”就是责己以严,“薄责于人”就是待人以宽。人能严己而宽人则“远怨”,“远怨”则人能相亲。而仁者,亲也。故“宽”即是“仁”。宽宏则有容,有容则得众。故曰“宽则得众”。孔子曾路过泰山,见当地猛虎为患,频伤人命,便问百姓何不离去,百姓回答说此地“无苛政”,孔子遂叹“苛政猛于虎也!”可见,为政者若以严刑峻法为政,使人人动辄得咎,必然大失人心。
子曰:“民无信不立”。为政者若得不到民众的信任,其为政便不可能成功。因此,古往今来,凡欲有所作为的为政者都特别重视取信于民。吴起、商鞅“徙木立信”,便是取信于民之例。所谓“取信于民”,即以己之信,换民之信。故曰“信则人任焉”。当然,依靠欺骗也能暂得“人任”。有的为政者就是靠虚假的承诺骗取民众支持而夺得政权。但掌权之后不但背弃承诺,屡屡失信于民,而且继续用谎言欺骗愚弄民众。如此所得之“人任”,必将随谎言的破灭而破灭;这样的为政者,终将深陷“塔西佗陷阱”,绝难再取信于民。其看似机巧百出,实乃不智之至;其虽以救星自居,实则不仁之至。
“敏”即孔子所主张的“敏于事”(参见《善读「论语」1.14》)。“敏”是指勤勉,而非指疾速。因“勤勉”能常合儒家忠、敬之旨,而“疾速”则或有“欲速则不达”之弊。行事勤勉与否,与结果大有干系。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故曰“敏则有功”。此亦因果不易之理。
人皆有感恩图报之心。但能惠及于人,则人必感恩戴德而乐为效命。为政者若能以惠民为念,则率众而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自必事半功倍。故曰“惠则足以使人”。有的为政者虽也能“惠”,但却只肯惠及于己,不愿惠及于民;他们敲骨吸髓、厚敛薄施,对自己百般优待,对民众刻薄寡恩。其名为人君,而实为民贼,不但不“足以使人”,反而为人所唾弃。
“恭、宽、信、敏、惠”为仁者五端。其理浅近易懂,其义深远难行。五者固为处世之圭臬,更是为政之要旨。尤其为政者领风气之先,更当于此五者为世人垂范,方足以居其位、行其权、君其民、为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