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北京的人,都知道北京有个天坛。据记载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
北京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如果对文学有兴趣的话,可能你看过史铁生写的《我与地坛》。地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地祇的地方,最早叫方泽坛。嘉靖十三年(1534年)重新修葺后改叫地坛。
跟天坛一样,地坛也分内坛和外坛。坛内也设有神厨、神库、宰牲亭、钟楼、斋宫等。值得一说的是地坛的坛面所铺的石头数均为偶数,古人以偶数为阴数,且有"天为阳,地为阴"的说法。上层坛面中心铺砌的是36块方形石,按纵横各6块排列。围绕着中心石四周向外砌出8圈,最外一圈是92块,最内一圈36块,这样上层坛面共512块石,加上36块中心石共548块。
可是你知道吗,在大唐盛世时期都城的古都西安,隐藏着一个隋唐皇家祭天的天坛,古叫圜丘,又名圆丘,比北京天坛还要早1000年。
早在1957年8月,隋唐天坛遗址就被列入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队进行了考古发掘。遗址高约8米,发掘显示遗址为四层素土夯筑圆坛,表面涂白灰。地层面径约54米,第二层约40米,第三层约29米,顶层约20米,各层高1.5~2.3米不等。各层设置十二条陛阶(即上台的阶道),南阶(即午阶)比其余十一阶宽,为皇帝登坛的阶道。
唐长安城天坛是唐代祀天礼仪重要的实物证据,对研究中国礼仪制度的演变具有重要价值。2003年至2004年,西安市文物局组织实施了保护工程。
2013年3月被列入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政府计划在此设立天坛博物馆,但是因为拆迁等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实现。
之前,天坛遗址就隐藏在陕西师范大学操场的院墙中,常年大门紧锁,门口是一条破烂的小巷子,西安天坛就在漫天尘土和落叶中锁在深闺,几十年不能见世人,让人叹息。直到2018年新领导,排除万难将此作为天坛遗址公园,新年初一进行祭天仪式并正式开放。
今年春节期间,听说天坛开放,特意去参观了一次。由于刚刚开放,许多人都不知道具体位置。在天坛北边,有一条偏僻小路叫天坛路,原先是通往遗址的,现在由于遗址公园新规划不从这里走,而是从南边的大路上直接进入,许多人都在天坛路里绕圈子。
遗址公园不大,一条宽敞的通道双边插满旌旗,直接可以走到天坛的脚下。在晴朗的天空下,经过保护处理的天坛焕然一新,俨然流露出曾经的帝王皇家风采,四层的平台逐级升高,大气庄严。
西安圜丘的建造方式十分独特,整个坛体没有一砖一石,整座圆丘用土夯成,表面和各层的台面、台壁以及十二陛阶表面都用掺有麦秸的白灰膏泥拌饰。
《旧唐书·礼仪志》中记载:"坛制四成,各高八尺一寸。下成广二十丈,再成广十五丈,三成广十丈,四成广五丈。"古人认为天是圆的所以圆丘为圆形,每层圆坛都设有十二陛(即上台的阶道)。
圜丘周边用来登顶的阶梯,叫做“陛”。西安天坛共有12陛,又称“十二辰”,暗指天上的十二个方位,呈十二辰均匀地分布在圆坛四周,分别朝12个方向辐射均匀分布于圆坛四周。其中正南方向的“午陛”最宽、最长,是皇帝登坛的阶道。
中国社科院文物专家安家瑶指出,和北京的天坛相比,西安的唐天坛更具有价值,北京天坛只有5.4米高,西安天坛高8米,北京天坛只在四面有台阶,西安天坛12面都有台阶,更符合周礼礼治。
《陕西西安唐长安城圆丘遗址的发掘》一文中记录了考古工作者对唐代圆丘的发掘测量数据:圆丘第一层为52.45米,第二层为40.04-40.89米,第三层为28.35-28.40米。第四层为19.74-20.59米。高度方面,第一层为1.85-2.10米,第二层为1.70-1.85米,第三层为1.45-1.75米,第四层为1.75--2.25米。这些数据都是依照圆丘遗址的现状而测出的,属于残存状况。
我绕着天坛慢慢走了一圈,斜阳中,望着庄严沉默的天坛,我的眼中依稀出现一个画面,大唐盛世,万国来朝,长安城里灯火通明,丝绸古道往来不绝,李白,杜甫,空海和尚,玄奘法师,日本遣唐使,一时多少风流人物!
这块曾经的热土,今日又焕发出激情和活力,祝福你,长安!让我们有朝一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