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uo聊历史||推动儒学成为中国主流的两位西汉思想家
作者||yesuo
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到汉代的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儒学影响中国长达二千多年,这其中与西汉两位著名的思想家密不可分,这两位一个叫陆贾、一个叫董仲舒。
陆贾早年追随汉高祖刘邦,因能言善辩常出使游说各路诸侯,他的得意之作是在汉初说动南越王(岭南广州)赵佗归顺朝廷,后来汉文帝时赵佗僭越称“南越武帝”,又是陆贾二次出使说服赵佗。陆贾的另一大功绩是在吕后死后促成陈平与周勃将相同心诛灭吕氏一族。
若仅如此,陆贾顶多也只能算是个如春秋战国张仪、苏秦一样的外交纵横家,但他的主要成就不在于此,他之所以称为思想家,是因为能把刘邦这样一个粗人调教成重儒尚文的国家领导者,也正因为儒家文化的发扬光大,从而使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汉朝成为中华民族的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刘邦与陆贾君臣之间有过一段非常著名的对话。刘邦大老粗一个,平生最不喜欢读书人的酸儒样,所以陆贾老在刘邦跟前嘀咕《诗经》《论语》《尚书》,刘邦早就不耐烦了,有一次终于忍不住发火说“我马上打得天下,要诗书何用!”,陆贾趁机反驳说:“马上得到天下,岂能在马上治理!”【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
刘邦毕竟是一个伟大的君王,被陆贾这么一说,估计当时肯定转怒为喜,赶忙请教怎么个治天下之法。于是也就有了陆贾著名的十二篇政论文,被称作《新语》。《新语》一书是司马迁作《史记》的参考脚本之一。在《新语》中,陆贾主张“行仁义,法先圣”,礼法结合,同时强调人主必须无为。把儒家、法家和道家来了个大融合。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下陆贾的思想。道德仁义礼法,凡思想者必先通道德,再提仁义礼法,所以陆贾首先是一个道者,而这也是他游离于政治之外,不为世人所瞩目的一个原因,同样也是他能从容经历汉高祖、吕后、汉文帝三代,最后安详辞世的一代道者风范,不像同时代的贾谊年轻轻就学屈原幽愤而死。
陆贾主张道家的无为而治,显然这是总结了秦亡的历史教训,而这一思想也被汉初的三代统治者所接受并贯彻实施。汉初出现的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局面与陆贾带给统治者的思想教化密不可分。陆贾重无为但不废有为,他认为如果没有人为的努力,社会就不能进步,君主应依仗自身修养制定出一套社会秩序,制礼定乐,教化天下。
所以在社会实践层面,陆贾还是认为儒家的仁义礼法能起到教化的作用。他为统治者定下了“行仁义而轻刑罚;闭利门而尚德义;锄佞臣而求贤圣”的三大为政原则,主张“文武并用,德刑相济”,还进一步提出减免赋税徭役,让利于民,与民休息,不干民,不扰民,不加赋,做到“国不兴无事之功,家不藏无用之器,稀力役而省贡献”。
陆贾的这一思想主张还被他用到了自己的家族管理上,他变卖了出使南越时所得的财物,共计千金,均分给自己的五个儿子每人两百金,让他们各治生产。【陆贾分金】自己呢则留了口价值百斤的宝剑还有豪华奴仆车队满世界旅行,老了五个儿子处轮流居住,活得逍遥自在。
陆贾深知他的思想可以影响君王,但天威莫测,君王的权力不受控制,一旦君王犯起混来天下必然遭殃,所以他还吸收了阴阳家天人感应的思想,用天象灾异来警戒人君。
陆贾
说起董仲舒,名气应该比陆贾要大,因为大家都知道汉武帝用了他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但我个人认为陆贾要比董仲舒伟大得多,陆贾不但是汉代第一位力倡儒学的思想家,而且他在坚持儒家基本思想倾向的同时,又从道家、阴阳家、法家等诸子各家中吸取合理的思想资料以充实儒家的思想体系,开启了汉代儒学重构的先河。
历史发展到汉武帝时代,汉代儒学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了,董仲舒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了帝制神学体系,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
显然,董仲舒对孔子的儒家思想动了些手术,加上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而正是这个他加上去的东西被汉武帝所看中,用于他的集权统治。董仲舒加了些什么内容呢?孔子曾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君父要为臣子作出榜样,但董仲舒却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
董仲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出生于家有大批藏书的大地主阶级家庭,所以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学成之后就当教授,专门收徒讲学,他讲学有个特点,喜欢挂着帘子讲,所以好多学生是只闻其声,未识其面,无形中很有一种神秘感。但我觉得他很有点“书呆子”气,与孔子是绝无可能相提并论的。
这样一位学富五车的饱读诗书大儒,自然很受人尊重,名气也很大,所以汉武帝让各地推荐贤良文学之士的时候,董仲舒自然被推举参加了汉武帝的策问,也正是这次策问让汉武帝采纳了他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
汉武帝虽然采纳了董仲舒的意见,但并没有很看重他,而是使了个坏心眼,派他到江都易王刘非那去当国相,刘非是谁?汉武帝粗暴、蛮横的哥哥,一直跃跃欲试想造反来着。你不是儒家讲仁义吗?先去教化一下刘非再说。
董仲舒还真行,刘非这么残暴的一介武夫被董仲舒唐僧念经般给唬住了,至死没敢瞎来。但董仲舒远没有陆贾一样的智慧,时不时地冒些迂腐傻气,他见皇帝祭祖的地方连着发生两起大火,就给汉武帝上奏章,说是上天发怒,要汉武帝多修仁政。此奏章是被主父偃抢先看到,偷递到汉武帝那的,汉武帝一怒之下就罢了董仲舒的官。
董仲舒你读书行,当官还真不是这块料,官场险恶也让他心生畏惧。后来董仲舒又被人使坏派到胶西王刘端处做国相。刘端也是汉武帝的哥哥,他比刘非更凶残、蛮横,杀死过之前的好几个国相。董仲舒小心翼翼地混了四年,终于辞职归乡,一心著述做学问。
其后汉武帝对董仲舒也是摆出了一种尊重的姿态,朝廷有什么大事经常会派人去看望并请教看法,董仲舒还是守着读书人的牛脾气,有啥说啥,比如对汉武帝实行的盐铁官营改革措施就表示坚决反对,临死前还在上着奏章。
或许董仲舒到死也不会明白,他只是被汉武帝所利用的一块招牌,一颗棋子。其忠心耿耿地为朝廷社稷谋划,为天下苍生着想,在统治者看来都是那么地幼稚可笑。或许董仲舒到死也没有想到,他提出来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二千多年,直到封建统治被推翻,连累孔子一起被批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