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的童年》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安妮特•拉鲁(Annette Lareau)的代表作,探究了二十世纪末美国社会不同阶层儿童面临的迥异的家庭教育模式,以及不同教育方式如何导致阶层的再生产。
研究者想搞清楚的问题是:不同的家庭氛围和教育方式是如何将家长所拥有的社会资本传递到儿童身上的?
01
安妮特•拉鲁深受法国思想家皮埃尔•布迪厄的影响,关注社会中的冲突、变化和系统性的不平等。
布迪厄认为,“不同阶级、不同等级、不同社会地位的家庭的孩子们,在饮食、衣着、音乐爱好等生活世界的细微之处,所构成的差异,这些差异统合成不同数量和质量的文化资本,开辟了未来的生活的多元进路,虽然共享同一时空,但是却分布在社会空间的不同等级维度上”。
作者基于以上理论,通过对88个家庭家长的访谈以及对12个家庭长时间的观察,分析外在的社会结构所决定的父母的社会地位,以及父母依据资源环境所做出的对孩子教育的行动选择,并建构起家庭内外的教育环境,进一步塑造孩子,前后形成的一个不平等的再生产的循环过程。
02
作者认为,“家庭生活的各个关键要素紧密结合,整合成一套教养孩子的文化逻辑。中产阶级趋向于对孩子进行协作培养;工人和贫困的父母趋向于采用成就自然成长。工人孩子拥有更像孩子的生活和自主权;中产的孩子看起来获得了在(教育或者其他)机构的重要优势,从协作培养的经历中,他们学到了各种对将来进入工薪世界可能大有好处的宝贵技能。”
不同的教育逻辑分别导致了什么样的后果呢?
最显著的是代际之间的传输差别优势(Transmission of Differential Advantages)。
中产阶级的孩子在协作培养的教养模式下发展自己各方面的兴趣爱好,将对于语言的运用作为自己所重视的一项技能,并注重与成人世界的交流,以此锻炼出敏捷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拥有更大的词汇量,在权威人士面前能更快地适应。
相比之下,工人阶级和贫困家庭的孩子在自己的生活中学会了自娱自乐,他们将语言作为一项实用工具,重视与同龄伙伴的交流,但同时他们缺少参加正式活动的机会。
03
习惯和技能的不同将逐渐生成中产阶层的优越感和贫困家庭的局促感,这种潜在文化资本的差异将在他们进入到学校、工作单位等社会体制的时候转化成各种形式的价值差异。
中产阶层儿童追求个人偏好的欲望很强烈,公共生活中他们主动掌控自己的行动,尽量满足自己的需求,“中产阶级的孩子在模仿和直接的训练中学会了如何让各种规章值得有利于他们并为他们服务。”
相比之下,贫困家庭的孩子难以主动通过互动交流实现自己的意图,而是习惯同父母一样,被动地接受权威的命令和吩咐,他们习惯去适应规则,而不是创造对自己有利的环境。
04
对于孩子的童年教养是让孩子快乐自由的生活,培养健康人格和发展创造性、独立性,还是以协作培养的方式教会孩子为人处事的方略、有建设性效果的模式好呢?
我想都不能绝对化。
家庭生活是复杂的,两种文化逻辑的培养并非泾渭分明,交叉在所难免。
作者倾向于协作培养模式,只是认为家长要为孩子的独立成长留出空间,不要逼孩子太紧。
“千万不要以什么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为借口,任孩子在没有指点的环境下迷失”,因为这样显然浪费了家长可转换的社会资本。
我们需要的是适度的、有节奏的教养模式。如何实践,需要作为父母的我们好好学习和思考。
(文:李文亚)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请点击获取合法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一群积极向上的人,每天分享一篇原创文章,有干货,有感悟,有思考,也有温情,少有鸡汤;偶尔会做下书籍简介。
还会有赠书活动哦!
更多精彩详见微信公众号:精英读书会sq,扫码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