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我们开始用朋友圈交谈了。
你谈了恋爱、去了马尔代夫、领了结婚证、生了孩子、做起了小生意.....这些我都知道,然而是从朋友圈里。每天,我在小广告、代购信息中流连、迷失,偶尔看到你的消息和定位,才知道你做了什么去了哪里,原来你过得很好很好,但你没有告诉我。我似是参与了你的人生,却又似是从别人那里听来关于你的一切。也许有一天,我与你的关系只能用相互点过的“赞”来证明,多年情谊沦为“点赞之交”。
“朋友圈”本身是“微信”的附属产品,第一次出现在后者的第四代版本中,却在短时间内代替了腾讯早期的“说说”和“微博”,风头甚至盖过了“母体”微信。“发朋友圈”已成为一种现象,在很多人的生活中,旅游、恋爱、美食等原本旨在享受生活的事情,如今似乎都在以发朋友圈为目的。
发一条朋友圈只需动一动手指,几分钟甚至几秒的时间就可以将你所欲表达的变成“朋友可见”,但我们往往忽视了它带给我们的“附加成本”:过度的期望、无关的时间、放纵的虚荣和不可避免的淡漠。
朋友圈的目的旨在“分享”,美好的瞬间、难忘的时刻、精致的美食、迷人的风景等生活的任何方面都可能成为朋友圈的主题。然而,这背后往往会造成过度的期望:为什么没有人评论我?为什么点赞的人这么少?这张照片P过头了吗......但这往往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在乎自己的人不会满足于这样局限的交流,而不在乎的人即使点了左下角的心形标记也并不代表重视,转眼就会消失在别人的朋友圈中。这样“过度的期望”进而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心情的好坏与点赞数和评论数形成了线性关系,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朋友圈吞噬最多的其实是我们宝贵的时间。你在朋友圈上花了多少时间呢?看风景的时间、享受美食的时间、与爱人家人朋友相处的时间、读书观影的时间、休息睡眠的时间......这些时间被我们不假思索地牺牲掉,因为它们是“碎片时间”,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时间的流逝,这也是最可怕的地方。这些不再回头的时间在对比之下尤为显著:如果将手机换成没有上网功能的直板机,每天能自行安排的时间会更加充裕,你也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思索如何过有意义的一天,真正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发朋友圈。
发朋友圈只是一念之间,我们总是自以为自己抱着“与朋友分享”这样“单纯”的目的,但事实上,这无形中也释放了我们的虚荣。“分享”的实质是渴望要得到“关注”和“被看见”,这些都被点赞数和评论数所量化,我们渐渐开始用这种浮于表面的方式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人缘和受欢迎程度,其本质是更孤独的空虚。
抑制自己冲动消费的方法就是买之前想一想,我的生活里没有它能不能行;朋友圈的用法亦如此——问一问自己,不刷朋友圈,会对我的生活造成任何改变吗?会,但往往利大于弊:我会节省出更多的时间,会避免不必要的情绪波动,不用在乎我不在乎的人,不用为说错话而担惊受怕;再者,我可以去做更多想做的事,见更多想做的人。
其实,朋友圈里的精彩不是真的精彩;其实,没有朋友圈,也可以过得很精彩。
我不想像偷窥一样浏览你的人生,我不想只在朋友圈里参与你的生活,我不想做被你困在朋友圈里的“朋友”。
如果有想告诉我的话,来见我吧。
也许某天,你与我相对坐下,一盏清茶,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