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滑冰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盛况空前。加拿大同事看完以后说"Now they're putting pressure on Vancouver"(现在温哥华的压力好大)。我听了暗自好笑,难道有人会把夏季奥运会跟温哥华2010冬奥会相提并论吗?那时候我到加拿大时间不长,还不能完全理解加拿大人对冬奥会和所有冰雪项目的热情。
这种热情是从小在冰天雪地里培养起来的。女儿三岁半,观摩花样滑冰和冰球的历史已经超过两年,如今她也开始学滑冰了。
她:妈妈给我买了溜冰鞋!
小姑娘兴奋不已,说着就要套上溜冰鞋在家里的地板上开溜。
我:家里可不行,我们得去滑冰场。你喜欢溜冰吗?
她:喜欢。摔倒了我都不会哭。
我:你喜欢跳舞还是溜冰?
她:跳舞和溜冰,还有踢足球,还有游泳。
没错,小姑娘的时间已经安排得满满当当了。每周一节跳舞课、一节足球课、一节游泳课,现在又加上一节溜冰课,这还没算上去图书馆听故事和做手工。平心而论,我们不是虎妈狼爸,也从没考虑过培养“牛蛙”——甚至连“牛蛙”这个词都是随着最近“牛蛙”外公的走红才第一次听说。给她安排的这些活动,全都是抱着玩儿的心态。她自己也愿意去,因为在家里待着不如去上这些课好玩。
2 调查
不只是我们,身边华人中产阶级家庭的父母大都这样想。没有残酷的升学考试,也没有赢在起跑线上的说法,更没有攀比的心态,一切都顺其自然。
几位在多伦多从事市场研究工作的华人最近发起成立了一个公益组织加华市场研究会。第一份研究报告就是关于多伦多与上海两地的华人小孩参加课外活动的比较。调查显示,多伦多参加课外班的小孩比例(97%)比上海(92%)略高,平均参加课外班的数量多伦多(5.1)也高于上海(3.9)。但多伦多的课外活动以兴趣活动为主,参加人数最多的是游泳(64%)和钢琴(44%),上海则偏向课业辅导,最受欢迎的是数学(59%)和英语(52%)。总体而言,多伦多孩子参加的课外活动大多是发展兴趣爱好,较少功利性,而上海则主要是为将来升学和留学做准备。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有人说是因为升学的压力,但其实加拿大高中毕业生上大学(university)或社区学院(college)的比例(约75%)与中国高考录取率(12-15年的数据大致都在75%左右)大致相当。很显然升学压力无法解释这种差异。
3 醒着拼
其实教育的问题从来都不只是教育本身的问题,而是所有社会问题浓缩在了教育问题上。继“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之后,这两年又有人提出了“赢在子宫里”的口号。这些现象,与其说是中国教育的浮躁,不如说是所有阶层的家长都不自觉地把自己身上的焦虑投射在了孩子身上。登天无路的底层希望通过孩子的教育来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十几年奋力拼搏刚刚实现阶层跃升的中产千方百计地想要把自己好不容易获得的社会经济地位在下一代身上延续下去,而挖到几桶金的则在拼命拓宽和加深与其他阶层之间的鸿沟。
在加拿大,这种焦虑似乎是不存在的。有一则广告很能说明这其中的差异。江苏卫视《一站到底》节目中主持人会口播赞助商的广告词,有一种能量饮料的广告词是“年轻就要醒着拼,困了累了喝东鹏特饮”。反观红牛在加拿大的广告,拍的几乎全是户外运动、极限运动。二者的目标客户和诉求显然是不同的。
从营销的专业角度来看,这句“醒着拼”的广告词可以说是神来之笔,虽然简单粗暴,但精准地触及了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心底的痛点。
4 故事
自从听到这句广告词,它就一直在我脑子里挥之不去。一方面感叹现在侥幸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另一方面庆幸的是女儿不必从小生活在一个时刻都要“醒着拼”的环境中。
这个想法一直持续到昨天,群里一位大姐的提问把我的思绪带到了许多年前。这位大姐的女儿在美国读本科,繁重的课业之外她还参与了许多社团活动。当妈妈的一方面欣慰于女儿的上进,另一方面又为她的精力和健康忧心忡忡,于是发问希望有过留学经验的朋友给她一些建议。
我于是想到了自己十几年前读MBA的那段时光。我的学校出名的课业繁重。每天早上7点到校参加小组讨论(不能缺席),8点开始上课直到下午1点(上课得积极发言,因为课堂表现占一门课总成绩的20~40%)。下午的时间通常是作业和团队项目。晚上则准备第二天的功课,这意味着至少6个小时的阅读时间。这还没算上不间断的写简历、找工作、面试、跟已经混成业界大牛的校友套瓷、各种社团活动、以及和同学之间的交际。你算算每天能有多少时间吃饭睡觉?
可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多数同学就这样已经累成狗了,但有两位女同学的生活比我们还要忙好多倍。一位同学读的是MBA和法学的双学位,在商学院和法学院同时上课。法学院的课程一点不比商学院轻松,流行的笑话是法学院的女生从不洗脸梳头,因为连睡觉都没有时间。在商学院和法学院的双重压力之下,这位女同学还代表学校水球队参加男子比赛,每周还得拿出20个小时用于训练。
另一位是位中国女同学。她的先生有生意在国内,常年在中加两地来回跑。在加拿大,她一边读书,一边独自带着两个小孩。多数中国人的家庭会有老人过来帮忙,她的父母也来了。不过跟多数中国老人不同的是,她的父母因为身体等原因几乎不做家务。于是这位同学每天回家以后要带小孩、要做家务、要照料老人的饮食起居。每天晚上等小孩睡觉以后,她再回到学校找一间自习室开始学习。
我把这两位女同学的故事告诉了群里的这位大姐,意思是劝她不必太为女儿担心,年轻时候拼一拼没有坏处,同时她也应该相信女儿有能力安排好时间。
5 拼不拼?
讲完故事我还忍不住找补了一句:“人啊,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吃不了的苦”。我的话可能说得有点不太中听,但这是我真实的经历。后来我再一想,这两段故事所表达的意思跟我之前为不用“醒着拼”而感到庆幸的心态是格格不入的。
美国著名的公共政策专家Robert Putman教授在他的《我们的孩子——美国梦碎》(Our Kids - The American Dream in Crisis)一书中研究了教育对阶层流动的影响。数据显示,政府对高收入高学历居民社区和低收入低学历社区的公立学校的投入是大致相当的。师生比例、学校人均面积、教师任职资格和任职年限等各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差异。最大的差异在于家长和学生自己。家长方面的差异,不只是金钱上的投入,更是时间上的投入、与学校老师的深度互动、在孩子成长全过程中的主动干预。
而学生方面的差异,更多的体现在由家长言传身教所带来的孩子积极的人生目标和由此所产生的自律。书中讲到美国一所著名的高中,学生们习惯性地互相攀比谁睡得更晚。要知道,在美国和加拿大,虽然小学阶段的学习轻松愉快,但进入高中,如果想要上一所好的大学,压力一点不比中国高考的压力小。在北美要想上一所顶级的大学,除了SAT考试,高中最后两年所有学科的成绩都要拔尖,还要在课外活动中取得能拿得出手的成绩。
大学阶段的学习更加辛苦。毕业以后,如果有幸找到一份人人羡慕的金领工作,职场上比拼的,除了智力,还有体力。有人把华尔街精英的能力归纳为三个“强”——mentally, psychologically and physically strong ——智力、心理和体力,都得强。
与中国不同的是,在北美你可能有更大的自由度,选择一种平淡安静的生活方式而不会感到必须要出人头地的那种无形的压力。但是如果你想要让自己变得优秀,这种选择所带来的竞争压力一点也不比在中国小。
拼不拼,看上去是一个自主的选择。作为一个父亲,我希望我的女儿有一个幸福的没有压力的童年,也希望她有一个幸福的没有压力的人生。但同时,我也不想剥夺她去拼搏、去选择一种有压力的生活的权利。毕竟,压力带来的不只是行动的动力,还有心理上的满足感。没有压力的人生,往往并不是轻松愉快的,而是空虚的。
好吧,如果要排个序,我希望女儿的生活第一是快乐的,第二是充实的。拼不拼呢?也许还是要拼的,但希望她能够睡饱了再去拼,而不必靠功能饮料撑着自己去拼。
哎呀,她才三岁,我是不是想太多了?
参考资料:“加华市场研究”《魔都虎妈PK多伦多狼妈:谁家孩子更辛苦?》;Statistics Canada;刘楠《全国1977—2016年高考人数和录取率统计》,高三网;Robert D. Putnam, "Our Kids - The American Dream in Crisis", Simon & Schuster, 2015;图片来自Pixabay公开版权共享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