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弟子向大师抱怨:“你给我们讲故事,却从不向我们揭示故事的寓意。”
大师回答:“如果有人给你奉上果实,却将它嚼烂后再让你吃,你还愿意吃吗?”
1.
我想到的是小时候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课文,讲的是鲁迅在私塾读书时,先生从来不讲课文的涵义,可是迫于先生的威严,班里同学无人敢问。鲁迅终于大着胆子在课堂上问了:“先生,它们讲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顿时课堂气氛变得凝重了起来。同学们都害怕鲁迅会被先生的戒尺招呼几下。先生看了鲁迅半天,终于说到:“我本以为等你们长大了,意思你们自然会懂,既然你们今天要我讲,我就讲讲吧。”
我还记得其中一句原文:先生讲得很详细,学生们听得很认真。从这里我第一次学会了详细这个词。
中国的传统教育,孩子小的时候就让他们背《三字经》、《百家姓》甚至《道德经》等文章,我的孩子到了年龄,我也会选择让她背《声律启蒙》。
孩子们当然不会懂他们背诵下的这些句子文章的涵义,即使你讲解了也不会懂。那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我想原因就是开头这个故事的涵义:要自己品尝果实的味道。
当孩子渐渐长大,渐渐经历世事,那些儿时牢记的经典语句,会时不时浮现心头,与自身所经之事,所遇之人,所感之情,形成第一时间的互相映证。内化成他们自己的价值。
这比孩子长大了再去教他们,效果要好的多。
踏上思考和学习这条荆棘迷雾遍布的路,完全要靠自己的智慧之斧去劈开荆棘,靠自己的智慧之光去照亮驱散迷雾。别人一步也替你走不了。贵人、前人、牛人,最多也只能依据他们自身的经验,指出路上哪里最可能有荆棘,哪里最可能是一片坦途,真正的路如何走,还得靠自己的头脑指挥自己的双脚。
2.
还有一个书里的情节,它来自江南的《九州·缥缈录》,情节大意如下:
楚卫国大将、天下四名将之首、人称“龙将”的白毅,有一晚在军营中听自己的学生背诵经典文章。而再过不久,就要和人称“狮子”的离国候嬴无翳在殇阳关下生死决战了。他的学生是当时楚卫国女国主的独苗公主。
小公主冰雪聪明,白毅这个死板的老师让她背下的东西她全都背下了。她也不明白老师让自己牢牢记住的这些道理的意思。白毅听完后沉默良久,说道:小舟啊,如果有一天老师不在你身边,不能保护你了,这些道理你可要像今天这样全部都记住啊。
人生无常,生死由天。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危机感使得中国的古人不愿意等孩子成长到足够懂得道理的年龄再去传授,不懂没关系,牢牢记住就好。不然说不定哪一天,自己不在了,而该对孩子说的话,该对孩子提的醒,却没有做完。
今日的家长,早早地对孩子报各类辅导班、才艺班进行技能类的练习。古人似乎更多的只是利用孩子强大的记忆力和高效的学习力来背诵一些前人总结的妙语、真理(除了清朝的皇帝对皇子有那样不近情理、极高的要求)。这样不会对孩子带来过度、过早开发脑力的伤害。
婴儿孩童是天然的,纯粹的,也是最接近“道”与“空性”的,如果一味停留在技能类的学习,不去更高层面前进,最终就会变成低水平的勤奋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