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中三钢八目点出儒家内圣外王之要领,而“格物”、“致知”作为八目之基础两目,可以解释成分析研究事物的原理以掌握事物的本质规律。自孔孟之后儒学间断千百年,朱熹和王阳明接续进而发扬为宋明理学和陆王心学。然而朱熹和王阳明关于“格物致知”却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阐释。
朱熹“格物”思想中的“物”,是指事物,“物,犹事也”,指天下万事万物。朱熹“致知”思想中的“知”,是知识的意思,“ 知,犹识也”,是指包括知识的知和道德的识两部分。
朱熹的格物致知的途径包括直接地“接物”穷理,亦即身体力行去研究事物的规律,或间接地从书本上读书穷理,获取前人的经验和知识。
王阳明把“致知在格物”中的“知”界定为“良知”,把“物”训为“意之所在”,把“格物”解释成“正念头”,亦即成为“致良知之工夫”。
王阳明从心学的角度出发来界定格物致知,这与“正心诚意”步步紧逼,有必然之关联,但在“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这一点上没有讲清楚,因为这涉及有关事事物物的知识。
钱穆提出另一个格心的概念,格就是去领悟、去感觉、去叩问,甚至去创造。格心就是对心灵有高度的敏感,并去感悟心灵,创造心灵,不仅要去拥抱善,而且是要去创造善。格物可致知,格心则可致生命的丰富多彩
朱熹、王阳明、钱穆都为先儒大家,治学都有其高度,内涵也极为丰富,朱熹更强调知的层面,王阳明和钱穆则更强调向内心关照,实际上一个为致物,一个为理心。
** 我今天想从婴儿见闻觉知的观察来说说对格物致知的理解 **
老子中反复讲,“婴儿”是“含德之厚”的象征,是“得道之士”的表征,是“理想社会”的特征。我细密观察婴儿成长的过程,发现从婴儿自身的长成圆满恰好可以解释“格物致知”,当真可以是一个实际而鲜活的例子。
婴孩还未呱呱落地之前,在母体中孕育,此时婴儿的听觉极为敏感,因为这是他唯一可以获取到信息的渠道,出生后从母体中脱离,便会用啼哭来向这个陌生的环境宣告不适应,用哭闹来告知父母自己的不适,从而获得父母的关照,长大一些之后你会发现婴儿有个习惯,就是不管是什么东西都喜欢往嘴里送,往嘴里送其实是婴儿获取这个世界信息的一种途径,再稍长,孩子会天然的对世界所有的物质表现出极度的兴趣,小眼睛突突的转,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去摸摸之前不熟悉的东西,喜欢父母跟她讲这是什么东西,总是乐此不彼。
对于“格物致知”的理解,从婴儿见闻觉知了解世界的过程可以实例化阐述,孩子就是通过声音、尝味、触摸、观察、感觉等途径从而了解这个世界,获取知的。是用身体力行的实践感知来穷理的。这更像朱熹的理解。另一方面含德之厚的赤子,是至善的,通透的,是老子最崇尚的自然之道,及其长大反而会离道越来越远,生出贪嗔痴等欲念,从这个角度来看,王阳明及钱穆格心的概念,似乎有些符合成人的思维方式,是成年人在修齐治平过程中反向内省的过程。
实际上来看,朱熹和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理解都各有优劣,如取两者之优组合成新的“格物致知”之说,应当对大家的帮助是极大的。
** 格物致知:通过读书获取前人经验和知识,通过见闻觉知身体力行来实践事物的规律,通过致良知、格心内修其心,感悟心灵,创造心灵,拥抱至善,生命当可丰富多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