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不是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但是,贫穷容易让人自卑,让你骨子里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因贫穷留下的烙印,会凝结成一道伤口,在以后的人生发作,让你痛得无以言说,就像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到来的牙疼一样,猝不及防。
就拿我个人的经历来说吧,我乐意花一万多块钱旅行,却舍不得给自己花一千块钱买衣服。比如,今年冬天,就一件衣服都没买。其实,这是个很糟糕的心理状态。潜意识觉得,花钱买衣服不值得。但是,作为女生,如果对美没有追求,谁又会追求你呢?想想就觉得悲哀啊。
小时候,对于服装这块儿,觉得穿暖和,没冻着就好,哪管美不美。所以,会穿别人不愿意穿了,送过来的衣服,或者尺寸比较大的衣服,可以多穿几年的。
直到毕业十年了,我依然是小时候的那种思维,那种风格,穿暖就好,不管多旧,样子多么过时,能将就就将就。没品位,不懂得打理自己,白白浪费了一张精致的脸。
孙瑞雪说:“实际上成人的气质是由儿童期间的审美导致的,童年的审美奠定了人一生的审美倾向和生活品质。”失去对美的鉴赏,让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以自拔。随之而来的,是麻木不仁。
遥记小时候,妈妈经常担着几十斤的重担,越过一个又一个山梁,去把粮食找地方加工,把稻谷的壳脱掉,把麦子的外皮打掉。然后,做成米饭或面条,填饱我们的胃。有时候白天太忙,就晚上去,深一脚,浅一脚。我拿着手电,摇摇晃晃地跟在后边,在别人轻蔑的目光中,低下头,沉浸到自己的世界里。
初中的时候,在住校。周五回家,周日返校。离开家的时候,妈妈会炒好一大瓶菜,这就是我一周的下饭菜,基本都是酸菜,因为不会放坏。还要带上几斤米,交给一个专门做饭的阿姨。
吃饭的时候,我们拿着碗,盛上一大碗白米饭,就着酸菜,吃得津津有味。一吃,就是三年!住的是大通铺,一个屋子十个女生。一排排,睡一起。在这恶劣的环境中,不知不觉,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处处低人一等,是“从山上来的”,是别人嘲笑的对象。
即使是初中三年的连续第一名,也没有把自卑从我心底挖走。它就像我身体的一部分,嵌进了肉里,长在了心上。让我自轻自贱,在阴暗的角落,逃避阳光的抚慰。
童年的时候,是在乡村里长大,只看到巴掌大的天空,和外界几乎没有任何联系。习惯于在角落里,默数自己的眼泪,不和人交流。长大了,也是这样,哑巴一样,这都是贫穷给我留下的烙印啊。
记得有次,部门的一个分享会,我想分享看过的书《间隔年在新西兰》。脑子里想了很多词,却一句也蹦不出来,全在肚子里就夭折了。于是,很尴尬地把写好的读后感念了一遍,像是自言自语。
龙生龙,凤生凤。农村的孩子,交际的圈子,也是在田地里忙活的人。但是,这些人,和外界是保持着距离的。不管外面世界的繁花似锦,只守住自己的三亩两分田。时光,早已在乡村的愚钝岁月里凝固了。
所以,底层人想要翻身,跟登天一样。因为没任何优势啊。难怪有人说,寒门再难出贵子。目测了一下,一百个人里,能有十个跳出那个井口,已经非常不简单了。
穷人也很容易没有安全感。就像我现在,每次下午五点多的时候,从办公室,走过长长的通道,去厕所。这段路,没有灯,我就感到害怕,想到电影里才会出现的一些可怕的事物,就会毛骨悚然,一边在心里给自己壮胆,一边硬着头皮走过。
所以,2017年,我希望改变自己。学会花钱给自己买衣服,不再成为别人口中的“乞丐”,学会在乎自己的容颜。因为没人愿意忽略你邋遢的外表,直达你的内心。毕竟,我们都是视觉动物啊。
我希望可以慢慢淡化贫穷的烙印,忘掉自己的卑微,忘掉自己的弱小,把自己的美呈现出来,慢慢地走向自信和从容。
(PS:不知道这篇算不算看过周冲的《穷到极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后的读后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