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习惯:巧破“新年综合征”
什么是微习惯?简单来说,微习惯就是设定一个轻而易举能完成的“小目标”。斯蒂芬·盖斯说,如果你想培养一个新习惯,微习惯基本上就是它大幅缩减的版本——把“每天做100个俯卧撑”的目标缩减成每天1个,把“每天写3000字”的目标缩成每天写50字,这就是“微习惯”。
微习惯太小了,小到不可能失败,所以它不会给人造成任何负担。你让自己每天锻炼半小时,可能想想都觉得困难而不想动,而微习惯恰恰帮人扫除犹豫,马上可以开始行动。
为什么微习惯会有这么好的效果?斯蒂芬·盖斯是这样解释的,人们常常会以为,一项自我改变的行动,无法持续下去,是因为自己的原因,但其实有问题的不是他们,而是他们采用的策略。
斯蒂芬·盖斯特别指出,“21天养成习惯”这个说法是个谬误。研究表明,不同行为养成习惯所需时间从18天到254天不等,平均时间为66天。对于大多数有价值的习惯而言,养成它需要长久的坚持。而要把行为变成习惯,主要有两个途径:动力和意志力。动力就是强烈做一件事的意愿,是愿望,而意志力呢,就是让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努力去做这件事。养成习惯的过程中,意志力远比动力要重要、更可靠。
而微习惯,恰恰能有效消除一些损耗意志力的威胁。比如,微习惯所需要的努力非常小,这就降低了努力的程度。
那么,大家现在可能最关心的就是,微习惯到底要怎么培养?斯蒂芬·盖斯列出了八个步骤。
第一步,选择适合你的微习惯和计划。把你想要拥有的微习惯列一个清单,有针对性的筛选,可以一次性建立多个微习惯。
第二步,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制定这项微习惯,自己真正的想法是什么?改变点在哪里?
第三步,明确习惯依据,将其纳入日程。生活比较规律的人可以根据时间来选择习惯,比如确定某个行动要在晚上八点准时开始;生活不规律的人可以根据行为方式选择习惯,比如吃完午饭30分钟后去锻炼。前者缺乏灵活性但更能养成习惯惯性,后者略微混乱,但更加随意更有助于坚持。
第四步,建立回报机制,以奖励提升成就感。对自己有回报的习惯,更容易坚持下去。
第五步,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比如用打卡来记录完成情况。作者特别指出,在纸上记录,比在电子设备上打卡,更能强化印象并带给人成就感。
第六步,微量开始、超额完成。微习惯很容易,但切记,行动时,只能超额完成,不能调整习惯难度,因为这样可以减轻意志力消耗。
第七步,完成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培养新习惯是一个脱离自己舒适区的过程,放弃是最容易出现的念头。所以不要高估自己的毅力和决心,要明白,你的首要认务就是完成这个小小的计划,不要过高期待。
第八步,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习惯养成的标志有:没有抵触情绪;行动时无须考虑;你不再担心完不成;常态化;以及,你有了一个自我身份的认同:比如我是一个马拉松跑者,我是一个读书人等等。通过这一步,你可以了解自己的习惯是否已经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