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再来思考一下小青龙汤的方解,说起来,我们似乎都明白,但实际上,我们把它拆开来,我们突然发现,我们还是有不明白的地方。
伤寒论中,小青龙汤的原方组成: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洗半升。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从原方上看,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是等量的,但是,在很多临床医案里面看到的都不是等量的,但是,原方的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的剂量是等量的。
《伤寒明理论》里对小青龙汤是这样方解的:麻黄味甘辛温,为发散之主,表不解,应发散之,则以麻黄为君,桂味辛热,甘草味甘平,甘辛为阳,佐麻黄表散之,用二者所以为臣。
芍药味酸微寒,五味子味酸温,二者所以为佐者,寒饮伤肺,咳逆而喘,则肺气逆,内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故用芍药五味子为佐,以收逆气。
干姜味辛热,细辛味辛热,半夏味辛微温,三者所以为使者,心下有水,津胞不行,则肾气燥。《内经》 日:'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是以干姜、细辛、半夏为使,以散寒水。逆气收,寒水散,津胞通行,汗出而解矣。
麻黄为君,桂枝甘草为臣,也就是一个缩小版的麻黄汤,以开表为主,芍药,五味子以收逆气,这是针对咳嗽的。也就是说,麻黄,桂枝,甘草是针对表不解的,而芍药和五味子是针对咳嗽的。干姜,细辛,半夏,治疗的是寒水,或者说是寒饮。
也就是说小青龙汤分成了三组药,第一组药:麻黄,桂枝,甘草,针对伤寒表不解;第二组药:干姜,细辛,半夏针对的是心下有水气;第三组药,芍药,五味子针对的主症是咳嗽。
《伤寒明理论》是这样解读的,麻黄,桂枝,甘草为君,芍药,五味子为臣,干姜,细辛,半夏为使,解读得还是很顺畅的,和原文是吻合的。
《伤寒贯珠集》里写道:麻黄、桂枝,散外入之寒邪;半夏、细辛、干姜,消内积之寒饮;芍药、五味,监麻、桂之性,且使表里之药,相就而不相格耳。
这个解读和《伤寒明理论》的解读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多了一个芍药,五味子监麻,桂之性,一方面它收敛肺气之气,再一方面它监麻桂之性。看起来多少有一点不一样,但是,这种方论,这种解读方式是一样的,麻黄,桂枝去寒,半夏,细辛,干姜去饮。
《通俗伤寒论》里面何秀山是这样说的:“风寒外搏,痰饮内伏,发为痰嗽气喘者,必须从小青龙中加减施治”。
这话说得这么肯定。反过来说,素痰嗽气喘的患者,或者,一但受凉了,引起痰嗽气喘加重的,能不能看作是风寒外搏,痰饮内伏呢?即使没有明显的表证,这算不算风寒外搏,痰饮内伏呢?如果算,按何秀山的说法,那就是必须从小青龙中加减施治。别的方剂效果不好。
何秀山:“盖君以麻、桂辛温泄卫,即佐以芍、草酸甘护营。妙在干姜与五味拌捣为臣,一温肺阳而化饮,一收肺气以定喘。又以半夏之辛滑降痰,细辛之辛润行水,则痰饮悉化为水气,自然津津汗出而解。”
基本上和前面的方解大同小异,但是,何秀山在这里不是说的寒饮,而是说的痰饮。这和前人多少有点出入。寒饮和痰饮还是有差别的。痰和饮是不一样的。小青龙汤重在治饮,而轻于治痰。
“若不开表而徒行水,何以解风寒之搏束;若一味开表,而不用辛以行水,又何以去其水气?此方开中有合,升中有降,真如神龙之变化不测。设非风寒而为风温,麻、桂亦不可擅用,学者宜细心辨证,对证酌用也。”
这是强调表寒和里饮要同时治疗,开合升降,就是我们所说的气机升降出入,只不过,这里的气机升降出入仅仅是针对局部的肺气,是指肺气的升降出入。还提醒我们如果这个患者感受的不是风寒,而是别的,如风温,这个时候用麻桂要小心,即便要用,一定是需要加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