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确实是一个比较蹊跷的事情!首先,武则天为何一定要与唐高宗李治合葬在乾陵?是真爱吗?还是她暗藏着什么心机?作为一国之君的她是可以拥有独立陵墓的,为何要与别人合葬,并且还自去帝号以皇后的身份去合葬呢?她一生雄心万丈,巾帼不让须眉,怎么会甘心放弃帝号呢?
其次,与武则天母子情仇恩怨纠葛数十年的李显,在被武则天又废又立,虐了无数遍之后,为什么一朝登上皇位,大权在握时,还愿意力排众议满足武则天归陵的愿望呢?他又是做的何种打算?
那么,带着这些问题,接下来,便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1300多年前的大唐伦理大剧。
01 武则天为何一定要与李治合葬乾陵,她到底暗藏了什么心机?
公元684年,早前一年就病逝的唐高宗李治在武则天的主持下葬入了刚修建好的乾陵。20多年后,武则天在神都洛阳驾崩,去世前留下遗愿,说她要以皇后的身份与李治合葬在乾陵。
那么,为什么武则天会有这样的举动呢?放弃独立陵墓,放弃帝号,放弃一生所追求的东西......她到底藏着什么心机?
其实,武则天作为中国古往今来最明智的女强人,做出的这个决定当然也是最明智的决定,她这样做的原因有二——
武则天 剧照
1、李治,是武则天的爱情。
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生病,便让太子李治代理国事。也正是在这个时候,21岁的李治和25岁的武则天一眼便定了终身。
李世民去世后,武则天去往感业寺出家。饱受相思之苦的李治一年不到便将武则天接回皇宫,并给予百般宠爱,武则天仅入宫五年,便废了原皇后将她立为皇后。
在李治病逝时,便明令“有军国大事不能裁决,一律听武则天的”,也正是这个遗嘱,在关键时刻的关键问题上决定了武则天的特殊地位,等于给了武则天一把秉国执政的尚方宝剑。
武则天14岁便被李世民接进后宫,一直不得李世民的宠爱,她对做她父亲都绰绰有余的李世民是谈不上爱情的。后来是李治一路将武则天从尼姑变为皇妃再变为皇后,再给了她至高无上的权力,对武则天有着提携知遇之恩。
所以,李治才真正是走进武则天感情世界的第一个男人,也是武则天在感情生活上唯一的真正依靠的男人。
所以,武则天虽然在争夺权力的道路上心狠手辣,铁腕权谋,但她对李治是有着极深的感情的。所以,在武则天晚年,当权力地位都成了过眼浮云,只有与李治的相知相守才是最真实最美丽的回忆,与李治“生同衾,死同穴”便成了她最后的愿望。
李治与武则天 剧照
2、武则天最后的心机,想得万年供奉,以后不被人掘墓鞭尸。
武则天晚年时,在皇位继承人到底该选择李家人还是武家人这个事上一直犹豫不决。后来狄仁杰只用一句话便打动了她,让她下定决心立儿子李显为太子。
狄仁杰说:“你要将皇位传给儿子,那千秋万代后还能享受庙食供奉,但要是传给了侄儿,我还从未听说过有皇帝会为姑姑祭祀太庙的”。
所以在身死后归入李唐太庙,以皇后的身份陪葬李治于乾陵,永远享受后代的香火祭祀。这也是武则天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
隋唐京师长安城太庙
另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武则天不想以后被人掘墓鞭尸。从真正意义上来说,武则天是篡了李唐的天下,还把朝代名字都改了的,并且她为了权力地位,大肆杀戮李唐皇室和开国功臣,就连亲生儿女都不放过。
所以一直以来都有人反对“牝鸡司晨”,策划“倒武”。就连武则天的皇位也是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给推翻的。
所以武则天有着一个深深的忧虑,就是怕死后被人清算,被人掘墓鞭尸也不无可能。事实上武则天的忧虑也是有道理的,就在武则天去世五年后,武家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人物武三思,父子几人都被唐睿宗李旦掘墓鞭尸,夷平了墓碑。
而如果武则天选择与李治合葬,将棺椁放入乾陵,那不管怎样,只要江山还是李唐的,便无人敢动乾陵的主意,武则天便能免遭身后羞辱。
乾陵
与武则天母子情仇恩怨纠缠数十年的李显,为何力排众议满足她归陵的愿望?
1、先说武则天与李显母子的恩怨情仇。
拜武则天所赐,使李显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成了一个非常奇葩的存在,曾在太子与皇帝两重身份间反复切换了数次。
李显是武则天所生的第三个儿子,他的两个哥哥李弘和李贤都先后被立过太子,只是后来李弘英年早逝,《新唐书》上还记载说李弘可能是因为成了武则天掌权的障碍而被其鸩杀的,随后李贤又被武则天给废了,最后才轮到李显上位,被立为了太子。
唐高宗李治病逝后,时年27岁的李显便以太子的身份继承了皇位。只是悲催的是因为李显想要掌权,这个皇帝只做了55天便被武则天给废了。
李显被废后,武则天又把四儿子李旦立为了傀儡皇帝。而李显则被武则天软禁在湖北十多年,尝尽了人世艰难。
在李显被软禁期间,武则天让李旦退位然后自己称帝,再将李唐宗室杀得血流成河。李显则被吓得惶惶不可终日,常常被噩梦惊醒,生怕武则天的屠刀挥到自己头上,当听说武则天派了使臣来,还一度惊恐到想要自杀。
武则天晚年,在多方权衡之后将李显接回洛阳,立为皇太子。二度成为太子后的李显一直战战兢兢,丝毫不敢逾越,还大肆与武家联姻,意图用裙带关系稳固自己的地位。
直到公元705年,武则天生病,宰相张柬之等人趁机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将皇位还于李显,李显又再度成为皇帝,是为唐中宗。
神龙政变之时
2、大臣们为何反对武则天归陵的遗诏?
武则天退位仅一年不到,便因病郁郁而终。去世之前留下遗诏,要与李治合葬乾陵。而大臣们对这个遗诏是极力反对的。
因为古代虽有皇帝与皇后合葬的情况,但大多是皇后先于皇帝去世,然后皇帝去世再与之合葬。否则都是皇后在皇帝陵附近另辟新陵,单独下葬。
因为古人讲究“卑不动尊”,地位低的人不能打扰地位高的人,否则这是对地下先帝极大的不尊重,与礼不合。所以大臣们反对武则天重开皇陵的遗诏。
3、李显让武则天归陵的第一个原因——骨子里的惧怕。
如上文所说,李显被武则天的血腥杀戮吓破了胆,十余年担惊受怕,战战兢兢,他对武则天是惧怕到了骨子里的。
即使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时,张柬之明明已经安排得万无一失,要接李显过来让他准备继承皇位,李显都打死不敢来,后来是别人把他强行抱在马上送过来的。
所以这么多年过来,李显对武则天的恐惧早就刻在了骨子里,从他帝位被废之后,从他见识了武则天的铁腕权谋之后,就再也不敢与武则天唱反调,不敢违背武则天的意愿。
4、李显让武则天归陵的第二个原因——政治。
宰相张柬之等五人发动“神龙政变”,将李显推上了皇位。但当上皇帝的李显对这五人是没有心存感激的,相反还觉得是受到了他们的裹挟。
因为李显本来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子呀,当时武则天都80几岁了,还生着病,而李显只需按部就班等一等,皇位就会是他的,何必冒险去逼宫?如果成功还好,一旦失败必然就万劫不复,风险与收获不成正比嘛。
而张柬之等五人却通过这一场政变立下了滔天之功,毕竟是他们推翻了武周朝,恢复了李唐江山,所以一时权倾天下,显赫无比。
看着声望越来越隆,权柄越来越重的五人,李显心里越来越忌惮与愤恨,他要想办法削弱这几人的功劳和权势。
所以,李显不愿承认他的皇位是通过政变得来的,宁愿说这是武则天的禅让。因为政变往往意味着逼宫夺权,意味着一场血腥大清洗,也意味着会有人因发动政变而立下泼天大功。
而禅让就不同了,这是名正言顺的,合法的继承。这样既削弱了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的功劳,又能不清洗武家人,保留着他们的权柄去平衡朝堂。所以有人称神龙政变是一场奇葩的政变,不但没有流血,并且失败的一方还依然活跃,权倾一时。
所以,既然皇位不是通过逼宫得来的,而是武则天禅让的,那对于武则天最后的遗诏,李显必然要竭力去执行,并且还要做出力排众议状,与众大臣吵得越激烈越好。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皇位来得更正统,更合法,更能堵住悠悠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