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8月21日)
在《时间管理不是拿本子进行简单的记录》中,萌姐提到了三种常见的误区:普通人不需要进行时间管理;时间管理就是把要做的事情记下来,一项一项去做;跟随别人的脚步,盲目地对自己的时间进行管理。以及在最后详细阐述了一万小时定律的亲身实践的具体方法和践行后的收益。
1
很多人以为只有老板或者牛人才需要做时间管理,而我们普通人并不需要。
然而普通人要是不做好时间管理,就会越来越普通,甚至一直处理繁忙的生活中。
比如职场小白,经常总是被排满工作,时间是不自由的,并且碎片化的。如果不做时间管理,一直这样处在于忙碌中,就会感觉自己毫无时间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有做时间管理,就会利用所有可利用的碎片化时间和暗时间,甚至通过事务分类按排出大块时间,来学习新技能,精进自己,进阶白领。
比如全职宝妈一个人带娃,既负责娃的衣食住行,又负责家里的环境卫生,经常还有安排全家人的户外活动。
没做时间管理的话,那每天的生活就是被事堆压,被事追赶,永远都在做紧急任务,并且被家务包围而没有时间关注自我身心。
而有做时间管理的妈妈们,通常都把生活过得井井有条,日子过得丰富多彩。因为她们每天的事务都有时间规律,什么时间点做什么事。同时培养了小孩的规律生活习惯,什么时候吃饭睡觉玩耍,都不需要很费劲地安排,因为规律所以习惯成自然。
如此一来,就可以轻易地安排出大块时间来,例如娃睡觉时间,可以做家务也可以做点自己喜欢的事,看电影或者看书等等。
所以,普通人也需要做时间管理的,别忘了,牛人也是从普通人开始。正因为重视自己的时间管理,才会成就自己的“牛”,而不是因为成为了牛人才开始时间管理。
2
常常有人以为时间管理就是单纯的列to do list ,然后一件件去完成就可以了。其实这只是时间管理的第一步:计划。
计划,可以让我们的时间有序地进行。但不是时间管理的全部。萌姐说:“是需要把计划、实施、总结、评估以及再次计划做成一个大循环体系。”
总结和评估,可以检验和反馈我们时间计划的合理性和高效性。这样的复盘让我们了解到自己的时间计划的优缺点,以此作出调整和优化,从而能够在下次做出更好的计划。如此循环,形成自己的时间规律。
想起小学数学老师说,一切可循环再利用的事物都是富利的。
可循环的时间管理也让我们更加高效。
3
当我们意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之后,会在互联网上搜索一切可搜索的高效能人士的时间管理方法及经验,买书精读许多时间管理牛人分享的时间管理大法,也有报名时间管理课程的。
从中整理出他们的成功经验,然后模仿他们。然而复制成功经验并不代表,就能够成功,因为成功还被许多影响因素所决定。
每个人的时间管理能力都是不同的。生活习惯不一样,学习方式不一样,思维维度更不一样,对时间的敏感度也不一样,所以应该在学习经验后应该结合自身去思考,哪些是我们需要的,哪些是我们适合的,再去实践,并且在不断实践中总结自己的规律,最后形成自己的时间风格。
而不是因为他牛,就盲目追随。每个人的时间管理能力都在不断实践后形成了具备个人属性的。把别人的不适合我们的个人属性运用在我们身上的话,显然是会让我们更加摸不清头绪。
4
艾里克森教授的研究发现,普通人想精修一项技能,10000小时是一个基本的时间需求。当然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精进,自然会做得更好。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精通某项技能,首先对时间管理是必要的。学会时间管理,让一万小时成为可量化,可细分,可实现的目标。
那么,如何开启一万小时计划呢?
首先,问自己一个可以持续坚持的理由,作为自己的内驱力。
然后,量化我们的近期目标,具体化的目标可以更好的指引我们下一步的方向。
接着,从一个简单的开始。10000个小时看起来真的是一个庞大的数据,需要我们长期投入。想想就觉得太难了,更何况一万小时只是基本要求,成功还受其他的一些不定性因素所影响呢。所以给自己一个简单的开始,比如第一天只要求自己一个专注的番茄钟。迈出第一步,以后就好办了。完成第一步就更有信心做下面的任务了。
之后,就可以慢慢地递增难度,可以是时间投入的递增,也可以是任务难度的递增。即,随着不断地专注投入,循序渐进增加难度挑战自己。
在这个长期的坚持当中,为自己设置一些仪式感的鼓励或惩罚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和监督自己前行的方式。比如每个阶段的任务完成送自己一个一直都非常想要的却又不舍得买的礼物。也可以按照时间积累来分阶段设置奖励,例如满100小时,满500小时,满1000小时……以此类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设置。就像我们平时玩游戏打通关可以一次专注游戏很久,因为每次一通关,系统就会颁发很多奖励来刺激我们。同时,也要设置一些适当的惩罚,来驱动自己完成任务,比如我们现在所在的社群中规定每周的任务没有完成的话都必须发出红包否则就要被抱出群。这样,就算状态差得不想动时也会想先完成任务再说。
所以,普通人想要成长,学会时间管理特别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