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答疑,今天看到这样一个提问“XX是否正在毁掉中国部分的年轻人?”
对此我深有感触,于是写了一些我的看法,本文就是我在原问题下的回答,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毁掉年轻人青春的不是短视频
毁掉年轻人青春的并不是那些短视频,而是心慌不得解,热血无法释放,社交恐惧,以及易被摧毁的未来。
成绩差长相丑自信力消减,事业平平被相亲对象看不起,想交朋友哪怕是同性朋友都不知去哪里的这群人,捧着手机,如获至宝。
这里面有不少人,面对被压缩得太拥挤的“上升空间”吓怕了,宁愿躺平了此一生。
短视频APP可以让他们把脑子埋起来,不再对外界变化产生激烈的反应。尽管这种“快乐、幸福”总会在家庭保护伞失效的那一天消失,随后阴霾重新来袭。
我知道你说这样沉迷短视频不好。这波人,你放他们去其他地方,未必能生龙活虎。未经过社会的锤炼,和某些要命的deadline,他们是断然不会奋发向上的。
滑呀滑,点啊点,可以浪费一整天24小时的短视频APP,刚好给了他们一个完美的借口。一个让他们的大脑被蛊惑为“充实”的借口。
关掉手机,一阵阵空虚袭来,他们才想起来面前还是那么大的压力。
我认为,短视频的存在形式没有错,重要的是它们的内容以及推送方式。
内容空虚,短视,降智,拜金,崇洋,噱头多,假大空,隔空撕,多半是流量至上、资本无良的结果。而且你越爱看啥,它就给推荐啥,没有良性导向的结果,就是让蠢人更蠢,懒人更懒,无法成长的人更加“一滩烂泥”。
什么时候有关部门把短视频的恶俗风气扭转过来,把内容和内容的观看者引导到积极乐观的心态上去,这些年轻人才会有救,这些短视频才不会成为年轻人被“毁掉”的慢性毒药。
上图来自某个短视频Up主,姑且不说这个内容是否为流量卖命,只看它的标题中那个“赚钱”的“赚”字特意打成了“攥”(规避平台关键字审核的一种方法就是特意写错别字、同音字),就知道如果我们不对短视频平台加以约束,不但内容降智拜金,甚至连文字都要规避成错别字,这是什么势头?
什么时候,当一个年轻人看了这些短视频,不到半小时就乏味了,什么时候,短视频就“无毒”了。但就目前看来,能实现这个愿望的可能性,真的不大。
希望我们的孩子不会这样陷入无尽的空虚,真心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