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分享个小知识,就是我们平时经常吃的盐,吃盐太多不仅引发高血压,还会导致人发胖。建议健康成年人一天食盐(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食盐量)的摄入量是6g。
食盐摄入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血压水平。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均与食盐摄入量密切相关。我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农村平均血压高于城市。而食盐摄入量与其相一致,也是北方高于南方,农村高于城市。
用可口可乐瓶盖和啤酒瓶盖称盐也很方便。600毫升的普通啤酒盖,正好盛6克盐,市民每人每天吃盐不要超过一平盖。
扯远了回归正题说长跑,你们有没有发现最新出现一种票比春运的火车票还难抢,那就是各种马拉松比赛的门票。全国各地还有企业,房地产等等都在争着办马拉松赛事,各种名义的中长距离跑步活动更是层出不穷。
嫣然长跑已经成为了“中产阶级新宗教”,我们不仅把它作为一种时尚,同时也为获得消费需求和物质满足感,甚至它来彰显自己由内而外的精神力量。“跑者”,已经成为一个神圣的词汇,它表现出一个人物质、身体和灵魂的多重强大。
然而,长跑真的就像大家一致认为的那样,它能给身体带来无限好处吗?长跑真的比其他运动更安全吗?坚持长跑是理性的吗?
据《哈佛大学学报》就刊登了一组长期研究数据,平时每天都跑步的人受伤比例高达40%-80%。另外有国内的研究数据表明,能够跑完马拉松全程的长跑爱好者受伤率高达90%。
职业长跑和马拉松运动员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比例也非常高,挪威的门森、埃塞俄比亚的比基拉、苏联的库茨,都是世界顶尖级选手,均在四十多岁去世。可笑的是,网上经常传说“职业马拉松运动员比普通人多活七岁”。
我自己坚持跑10公里,跑了一个多星期也认识了几个跑友,我接触的实际情况也非常不乐观,我身边认识的跑友,坚持得久的,尤其是喜欢全国各地跑马拉松的,几乎没有不带伤的,髂胫束综合征、足底筋膜炎、跟腱炎,各种病症困扰着“跑者”,遗憾的是,很多“跑者”认为带伤坚持是一种荣耀。
几年前,我有个朋友几乎每天都会以5的配速刷十公里。有时候他会给自己加量,每次跑到十五公里左右时,髋关节就会发生明显疼痛。所以我特别能理解别的跑友们在长跑后半段所忍受的痛苦,以及痛苦过后的麻木。
况且那时候我朋友已经进行了很久的基础力量训练,肌肉量比一般人高得多,跑步姿势也更标准,对关节的保护及支撑都更好。可想而知,那些没有任何运动基础,没做过任何基础体能训练就直接开跑的人承受的风险有多高。
为什么长期长跑易受伤,从技术层面说,长期长距离跑步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动作模式单一,且动作频次过高、过频繁。
其实,所有运动都有损伤的风险,但风险触发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训练量。不论是最基础的动作模式蹲推拉,还是看起来很安全的跑步、游泳,做多了都会伤身体。
对于普通人来说,长跑几乎必然会超量。你在健身房练深蹲每次最多不过练两三百次,而跑个十公里肯定要上万步,而且是连续运动无间歇,你的关节怎么可能受得了,更别提马拉松了。
能跑,也不意味着会跑。很多人由于从小缺乏运动,跑步姿势很不合理。肌肉力量弱,也无法保证关节在安全角度下运动,最典型的是无法保证膝关节在矢状面运动,那些有膝盖外翻、内扣等体态问题的人,长期长跑极容易对关节造成损害。
如果一个人没有体态问题,且学会了标准的跑步姿势,但是,长距离跑步后期一定会进入疲劳状态,对自身控制能力减弱,甚至没办法控制,这就不能保证标准的跑步姿势。你可以去马拉松赛场上看看,末尾那段人们都是什么姿势跑下来的。
重要的是,关节受伤是不可逆的。因为关节里的一些组织没有供血。肌肉之所以能愈合,是因为它有足够的供血,也就有养料的带入和废料的排出,因而具备修复功能。而你的关节损伤后,你根本没办法修复它。
过量运动会使体内各器官供血供氧失衡、给心脏和代谢系统带来过大压力,早就是生理学界的共识。马拉松这种极限运动本身就违反人类天性,未经系统训练的普通人想成为挑战者,伤痛甚至短命几乎是必然的代价。
长跑的训练效果如何,跑步能给人的身体能力带来什么好处呢?实际上,跑步对人体运动能力的提升非常有限,我有很多学生都是长跑爱好者,来到我这之前都以为自己身体很强,上了课才发现连几个基础动作模式都做不标准,找不到身体特定部位的感觉,几乎没有任何肌肉力量储备,柔韧性和协调性也非常差。
体能的概念中,涉及五个要素:力量、速度、耐力、敏捷、柔韧。而长跑,仅对耐力这一项有一定帮助。耐力包括心肺耐力和肌肉耐力,跑步提高的主要是心肺耐力,对肌肉耐力的帮助很有限。实际上,长跑对心肺耐力的提升效率也是很低的,如果你将长跑改成冲刺间歇跑,不仅更省时间提高效率,对关节的磨损也会减轻,对心肺的提升会更大,与此同时,还能训练到力量、速度等多个方面。
有人会问,为什么我身体能力没有提升,却每次都能比之前跑得久呢?原因在于,长距离慢跑更多的是身体对低强度有氧的一种适应性,它本质是适应,而不是突破。适应了,你自然会跑得远。
这种适应性,也大大降低了训练的效果。很多通过跑步减肥的人,总是容易遇到平台期。开始跑会明显见瘦,后来怎么跑都不瘦。我见过太多姑娘在操场上边哭边坚持跑,仍然看不到效果,结果就是关节出现各种问题,尤其是大体重人群,非常容易脚踝和膝盖受伤。
对于想增肌塑形的人群来说,那就更不应该长跑了,长跑几乎必然会带来蛋白质流失,长期长距离跑步会让你与目标背道而驰。
跑步作为最便捷的有氧运动,对于进入特定训练周期的人群,加入合理的有氧也是减脂过程中必须的程序。
对于长跑爱好者来说,如果能在速度上得到提升,比如马拉松跑进330,这样是会突破身体适应性的,也会收获有效的训练效果,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做到这点。DT财经的数据显示,连续参加两届马拉松的人,超过半数都是后一次比前一次更慢。
所以,来找我训练的学员,凡是跑过马拉松的,成绩只要在400之外,我都会把他们看做0基础人群。
长跑固然并非一无是处,它会提高人的耐力水平、改善心肺能力、让人更有精神,种种好处已经被人说了无数遍。但是,这些好处并非长跑独有,它们是运动通用的好处。长跑爱好者亲身体会到的那些变化,往往是运动过程中的“新手效应”,一点都不神奇,从任何运动方式或项目中都能获取,而且会比长跑更高效。
长跑为什么风靡?长跑之所以风靡,本质原因在于:跑步实在太简单了,谁都能跑,没有任何门槛。大多数中国青壮年从小就没接触过什么运动,也只会跑步。
在这种谁都能参与的情况下,它又被包装成了一个很高逼格的生活方式。媒体都在宣扬《长期跑步给人带来的10个变化》、《真正的跑者才懂》、《长跑是孤独的享受》、《跑步让你重新认识自己》……中产阶级也开始觉得,晒一双名贵的跑鞋和马拉松成绩单确实比晒名表名包更能实现精神升级,同时物质上也不输。
然而,简单,不意味着安全;有逼格,不意味着有效。在消费主义的潮流下,你的运动装备越来越高端、APP记录的里程越来越多、马拉松完赛纪念牌一块接一块。你忽略的是,商家赚的盆满钵满,而你的身体能力却并没有实质长进,甚至满是伤病……
对于很多“跑者”来说,跑步带来的仪式感,已经超过了运动本身。相比自己的身体,他们更在意一块“完赛奖牌”。
运动是为了健康,而不是为了追逐时尚。我们需要更科学、更有效的训练方式,而不是被潮流绑架。人需要客观面对自己的身体,理解自己的身体,而不是盲目地喊着“突破自我”的口号,实际上做着摧残着自己的行为。
所以,千万不要做只会跑步的“运动达人”。学会合理科学的健身方式更重要。
今天是坚持快走的第37天,计划用100天的时间把这个养成一个习惯,包括每周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我在策划一个快走健身社群,有想法的小伙伴可以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