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重述原文
作为在家中算是学历较高的我经常会面临这样一种尴尬的境地:家里的人让我向他们推荐一些好的书。一开始,我总是信心满满,因为我自认为我读过的书不多,但至少比他们多。但当他们问我,这本书好在哪里?举个例子说说看时,我却哑口无言。我是真的读了这本书,但真的要说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时,却又好像我并没有读过这本书一样。最后只能对着家人干瞪眼。
很多人在向别人了解一本书时,其实最主要想了解的,就是以下几个问题:
1、这本书都讲了些什么?
2、你觉得书中的哪一部分最能吸引并打动你?
3、这本书给你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
4、这本书有什么优点呢?
乍一眼看过去,会觉得这有什么难的,读过书的人都可以回答,但其实真的要回答时,却发现自己无话可说。我们的记忆总是有限的“我以前读过这本书,但已经不记得里面的内容了……”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内心独。这样的感受就好像妈妈让我去买酱油,我满口答应地走出家门,到了商店却忘记了我来到商店是为了买什么,我就是记得我来商店是为了买东西的,却忘了该买什么。
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回想不起具体内容也情有可原。其实在很久之前,我们就已经发现了,我们很难做到记住每一本读完的书。于是有人这样说:“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让你真正的去记住什么东西,你读过的书就像你多年前吃过的饭一样,早已变成你的血肉你的骨髓,深入到你的内心和灵魂里。”我不知道这句话是不是完全错误,但我知道一定不完全正确。因为我们读书的目的就是要运用我们在书中所收获到的知识。因此我们或许不需记得书中的内容,但我们需要记得这本书给我们的收获。
因此,在读书时,我们应该在读书时留下些随笔或者笔记,而不是单纯的看过,却没有任何的收获。
A1-联系经验
上个学期临近期末的时候,因为没有什么课了,我有空就往图书馆跑,仅用两天的时间就读完了一本时间管理的书。回到宿舍之后,兴致勃勃和舍友分享这两天读了什么书,感觉自己收获好大,并且感叹,以后还是应该多去图书馆。
舍友问了一句“那本书主要讲了什么?让你这么激动?”
我还在笑的嘴角还来不及收,回忆了一下,书里的大概内容,除了记得与时间管理有关,以及我在哪一个小片段产生的联想外,其余的都不记得了。
感觉自己读了一本假书。
这是我的第一反应,舍友一开始笑,书虽然读完了,但收获却说不出来,跟没读也没什么区别的。最多只是在阅读的量上又多了一本书罢了。
后来,宿舍的学霸舍友开始跟我们说她是怎们看书的。
原来在一开始,她也遇到了跟我一样的情况:花了很多的时间去读一本书,却什么也记不得,收获不到。这样的行为其实就是在做无用功。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她开始在读书的时候记笔记,从最开始的纯粹的摘抄,到后来开始写上一些启发,到现在的附上相应的例子,以及联系生活实际。即使现在回想起来,我已经记不得书的具体内容,但我还可以举例子说。
“但我一般都会记得书里的内容,因为我的例子就是要结合书里的内容说的。”说这话时,舍友很骄傲。
A2-规划运用
反思自己的读书方式,结合舍友的经验,我发现自己的读书方式确实存在问题,并且我一直认为“当我在读一本书的时候,只要我能读懂那本书的哪怕1%,那本书的价值就实现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也是因为长期存在这样的想法,导致我一直不深入思考为什么自己读的书不少,却没有什么收获。
为了提高我的阅读效率,不再做无用功,我制定了以下的措施:
第一、改正读书的认识错误,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思考,要吸收书中的知识,而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不追求收获的多少,不做无用功。
第二、养成做笔记的习惯,有一本固定做读书笔记的笔记本,记录读书时的想法、收获,适当的摘抄书中的经典语录。
第三、定时为笔记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每个月对读书笔记做一次分门别类的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还可以回忆在读这本书时的感受与收获,并联系实际生活,是否已经用上笔记中的内容。整理为电子版,方便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