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伏生,曾经在秦朝做过博士。冒着死罪,把书砌在墙里,天下平定,拆墙取书,断简残篇拼凑起来,一共凑成二十八篇。 晁错把这二十八篇抄录下来,勉强算是一个“标准版本”。这部《尚书》后来进了皇家图书馆。
3、类似于《春秋》被“公羊”、“穀梁”们解读出“微言大义”一样,西汉的《尚书》专家们留下来了绵延两千年的思想遗产:《五行志》——“水、火、木、金、土”。
4、“通经致用”——今天,我们整理古籍,重点是考古,是历史研究。但古人研究古代经典是为了指导现实生活,“管不管用”才是第一位要考虑的,故有“通经致用”之说。这就是文化基因中总是刻着“今不如古”的源头。
5、今日思考:《尚书》真的很管用,不仅在政治上,甚至在工程上都很管用。这就是今天留给你的思考题,请你尽情发挥想象力:以《尚书》这样的典籍,究竟能在工程上起到什么作用,到底能在哪些工程上起到作用?
答:没读过,不知道。但既然“二十八篇”可以脑补出“二十八宿”,一篇《洪范》会引申出《五行志》,我觉得,想将《尚书》中的某一篇引导到“工程”上的作用,也是顺理成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