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吧,”我说道,“四个世纪前,莎士比亚爱上了一位女子,并为她写了一首诗。他说要让她的美貌永存——这是他的承诺。现在是1996年,我们在中国,四川,就在长江边上。莎士比亚从没来过涪陵。你们没人去过英国,也没人见过莎士比亚四百多年前爱过的那名女子。可就在这一刻,你们每一个人都在想着她。”
教室里一片静默……
这是何伟在《江城》中写到的一个片段。那堂课上,何伟让他的学生们读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并请大家描述出自己所看到的女子的模样。“肌肤如雪、身材纤细、樱桃嘴、柳叶眉…” 各种美好的词汇都赋予到这位女子的身上。而后,何伟请大家思考诗歌永久性的问题,说出了上面那段话。
初读这段话时,觉得十分朴素。但是语言背后的深意却让跳了起来,记录下这个片段。常常有人思考写字的意义何在?在未找到这个意义前,多数人停下了笔头。我也从未清楚的定义过写字的意义,只想就那么写着,那么记录着,或许有天会对自己的小朋友产生正面的影响。
但是读到这段话后,我十分惊叹于文字的力量。四个多世纪前,莎翁通过文字承诺让心爱的女子美貌永存。四个世纪后,在中国的课堂上,一群学生跨越语言障碍,在脑海中呈现出他笔下那位挚爱女子的模样。她还是那么美丽动人,四个多世纪的岁月冲刷并没有在她脸上留下印记。人们无限想象着她美丽的模样。莎翁兑现了他的承诺,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也许会有人嘲讽,一群小学生作文怎能跟大文豪莎士比亚的诗歌相提并论?的确,你说的很对。不过我只是单纯展示下文字力量而已。而这种力量并不是莎翁独享,我们普通人一样能做到。
记录就是产生这种力量最简单有效的手段之一。随时记下你认为有趣或值得记录的一切,那怕仅仅是简单的一句话。岁月流逝,记忆模糊,翻开这段记录,大脑会带你坐上时光机重回那天的场景。记录的越详细,场景还原的越真实。
不过人们总是高估自己的记忆力,认为记录这事完全没必要。或者有更为丰富的照片、音频、视频作为记录就足够了。不过个人认为文字记录是最便捷的记录方式。不管是照片还是视频,离开文字的描述就像是一张脱彩的黑白照片。三十年后,我看着合照里的四兄弟,会心一笑,却又皱起眉头,努力回想这是哪一次活动留下的印记。那天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记录的另一种好处是帮助清理记忆储存区,人脑如同电脑如果长时间不清理,就会影响运转速度。况且,人脑是用来想事的,不是用来记事的。因此我们可以尝试给自己设置一个“外脑”来存储和记录个性化信息。
“外脑”这个词汇是从万维钢老师的一篇文章演化来的,他当时称之为外部存储系统。后来得到编辑将该文章二次加工为知识新闻时用到了“外脑”这个形象的称呼。
万老师在文章里提到了他经常使用的一个外部存储系统——Evnote,在中国叫做印象笔记。印象笔记拥有自己的独立服务器,所有内容都保存在本地和云端,可以跨平台提取和保存,使用非常方便。而它自带的编辑器也非常好用,可以生成多种类型的文档,比如:html文档。这种类型的文档发送给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自带浏览器轻松打开,不需要再安装其他软件,还能保留编辑的格式。
我最喜欢印象笔记的检索功能,当查找一条笔记时,印象笔记会推荐其他相关笔记内容供参考。这对于写字来说简直是神器。当然,想要检索到需要的内容,平时要养成采集的习惯。看到感兴趣的内容先剪藏起来。如果是在手机端,可以使用拍照、录音和发邮件的方法来采集信息。如果是拍照采集或录音采集,建议在笔记里加上一些关键字,便于后续检索。
为了日常管理方便,简单的分类也是必要的。拿印象笔记举例,我新建了以下几个分类:创作Ideas、写作立项、理财想法、诺哥de一二三、工作想法、编程心得......等等。
拿创作Ideas分类来说,我会在里面放一些读过的觉得有启发的文章,当作储备素材。比如开头的《江城》片段就是一条使用手机拍照加关键字录入的笔记。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我也会来这个分类里看看,找一个感兴趣的素材展开。
这些分类的方法都是从其他地方看到的,觉得不错就直接拿来用了。
介绍了记录的价值和实用的记录工具,接下来就需要动手开始做了。不然再好的理论和工具也都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