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行为是人类社会中最奇怪、最不可预测和最难以解释的现象——刘易斯·托马斯
一、攻击取决于先天的生物基础还是后天习得?
在分析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的原因时,社会心理学家主要有三种观点:生物学理论、挫折理论和社会习得理论。
1、本能论和社会心理学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额攻击源于一种自我破坏的冲动。攻击把这种对死亡原始的强烈欲求所蕴含的能量转向他人。如果得不到释放,这种能量就会越积越多,直到爆发为止;或者有一个合适的刺激使之得到发泄,就像老鼠摆脱捕鼠器一样。
我有一个心得体会:就是年轻时候喜欢喝大酒,神经被麻痹后,意识思考受到抑制,大脑进入潜意识本能阶段。经常俩兄弟喝到凌晨三点钟,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空间,海阔天空的发泄内心压抑的欲望。折腾了这么一夜之后,短暂的睡上几个小时,尽管身体非常疲惫,有气无力的,但是精神上非常愉悦,比吃了蜜还愉悦。我想这大概算是释放了阶段性的死本能攻击性。
进化心理学家提出,纵观人类历史,男性尤其发现攻击行为具有适应性。有目的的攻击可以提高生存和繁殖的几率。麦克安德鲁说,“在正确的时间对正确的对象发动攻击是获得社会成就的敲门砖”。
我有一个心得体会:在功利性社交中必须发出攻击性,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筛选出哪些是你的朋友,哪些朋友有力量,哪些有力量的朋友有用,哪些有用的朋友能帮到我。
于是在在这有限的社交机会之中,发出攻击性,制造矛盾和摩擦,这样可以尽快的筛选出自己的朋友。因为我自己的心理模型并不十分稳定,所以在游戏玩的过于刺激,而我自身没有多少实力,慢慢的随着朋友圈质量的上升,我就玩不下去了。
另外一个心得就是:在喝大酒的时候,很多朋友都喜欢装大哥,将体压抑的力量向外发泄。这时候我发现一个秘密:就是无论喝多大酒,他出多大洋相,都不会攻击老板,而是——在正确的时间对正确的对象发动攻击是获得社会成就的敲门砖。即满足了自己的权威,又不得罪老板。
如果喝大酒,攻击了老板,估计就该滚蛋了。所以攻击行为具有适应性。
另外攻击还收神经系统、基因和生物化学因素的影响。
血液中的化学成分同样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对攻击性刺激的敏感性。
酒精可以降低人们的自我觉知和考虑后果的能力,同时促使人们将攻击和酒精在心理上建立联系,进而增加暴力行为发生的可能。
必须承认我曾是一名严重的酒精依赖者,而且多次的人生重大事故都与喝大酒有关。感恩那些好运气,遇到的都是好朋友,让我躲过许多劫难。现在终于意识到喝大酒的危险,回归家庭了。
其中一条规律有点儿意思:身形壮硕的男性在饮酒后攻击性明显增强,但酒精对女性和身形娇较小的男性几乎没有影响。
2、攻击的挫折——攻击理论
挫折——任何阻碍我们实现目标的事物。挫折总是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而且挫折会转移到一些安全的目标上。比如在单位受了气,却回家朝家人发火,因为安全嘛。
修正后的理论,增加了挫折产生的是愤怒,即攻击的一种情绪准备状态。愤怒起源于某个有其他行为选择可能的人阻扰了我们实现目标。
一旦有攻击线索“拔掉了瓶塞”,受挫者就特别容易大发雷霆,把愤怒“倒个底儿朝天。”
注意,挫折攻击理论是为了解释敌意性攻击,而非工具性攻击。
更多的时候,挫折感来源于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不患寡而患不均。也许这里面表达的就是渴望被尊重。
甚至在我成长的数年之中,我都是寻找那些特别优秀的与我做朋友——我终于理解我为什么没有因为朋友的优秀而变的优秀了?
我不是要与优秀为伍,而是反向形成,为找一个完美的爹呀,逃避父亲的懦弱。
绝对剥夺指缺乏别人拥有的东西,比如没有硕士学位。但是如果从接受高等教育的认知面上,比起那些连大学都没有上过的人来说,这又是相对剥夺。
所以剥夺是比较的结果,是在对比参照物下的有一定的条件才能成立。
前几年,我受同学的诱惑就挺大的。一直跟人家攀比,尽管我的收入已经不低;甚至我比的也不是收入,而是尊重,是那种因为父亲的缺失造成的内心的匮乏,总是无意识的渴望别人的关注。
3、攻击的社会学系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指出,学习同样可以‘引发’攻击。攻击是为了得到特定回报而采取的手段。人是可以习得攻击的回报。儿童对父母的威胁每次都成功的话,就会变得越来越富有攻击性。
最近我儿子总是哭着让我给他买玩具,从几百都几块钱的几乎天天买,一旦达不成就哭个没完。连教闺女练琴的老师都说我软弱。
周日那天我给儿子说:“哭吧,爸爸特别喜欢你哭。”甚至我还准备跟他录像,留个纪念。
结果儿子说:“我不哭了,不给买玩具就不听爸爸的话。”这时候,儿子的威胁经验不好使了,他不知道该哭还是该不哭。就这样进入尴尬的境地,过了一会儿自己玩去了。
等周一我去接他放学的时候,儿子说:“爸爸,我想通了,我同意一个星期买一次。”
我高兴的说:“你是怎么想通的?”
儿子说:“我用了一个上午就想通了。总是哭你也不给买,要是不哭就一个周买一次,那我还是不哭,你看可以吗?”
我破涕为笑,感觉小孩子的世界可爱极了。
班杜拉提出了攻击的社会学系理论:人们对攻击的学习不仅发生在亲身体验其后果时;通过观察别人,人们也可以进行同样的学习。
就我个人的成长经历而言,我一直觉得父亲挺混蛋的,可是我曾经对我的家庭也是一样的混蛋,这都源于学习所致,潜移默化的学习。
二、什么样的情境更容易诱发敌对行为?
1、厌恶事件。
能诱发攻击的事件通常包括挫折,还有一些令人厌恶的体验:疼痛、令人不适的炎热、受攻击、过度拥挤。
疼痛同样会提高人类的攻击性。大概我们每个人在头痛或者绊脚之后,都曾有过这样的反应。心情不爽,说话带着刺激性,让别人不爽,其实就是自己不爽。
还有炎热,以及受到攻击之后大部分的回应方式就是以牙还牙。
2、唤醒。
我们已经看到很多种厌恶事件可以唤起人们愤怒的情绪。
比如最近济南一个女大学生的自杀事件就唤醒了我对死亡的濒临体验,一天都充满了恐慌,写了近一万字的文章,才算让自己沉静下来。
甚至性唤醒和愤怒等其他各种形式的唤醒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增强的。性爱只有在打完架或者受到惊吓之后才最富有激情。
记得在济南带着女朋友去爬小华山,钻进那伸手不见五指的山洞,一点光亮看不见,女朋友将我抱得紧紧的。直到出来的时候我才发现,我的胳膊都被他勒伤了。甚至在吵过架之后,发生性关系也更激烈和刺激。这种体验都有的。
但是时间久了,感觉就会感觉到乏味。从某种意义来说,还是要从内在提高幸福的能力。
3、攻击线索
枪支不仅使暴力成为可能,还可以刺激它的发生。手指扣动扳机,但扳机同样可以拉动手指。枪支并不只是提供攻击线索,它们还拉大攻击者和受害者之间的心理距离。
4、媒体影响;色情作品和性暴力
四、如何减少攻击?
1、宣泄假说成立吗?
一般认为,宣泄的概念是由亚里士多德创造的。
报复从短期看可以减少张力,甚至提供快乐,但从长期看却能激起更多的负性情绪。
幸运的是我们可以用非攻击的方法来表达我们的感觉和告知别人,他们的行为是怎么样影响了我们。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中,那些能够把‘你’的指责重组成“我”的信息的人——“我很愤怒”或者“你把脏盘子留在那里让我很不愉快”——以一种能够使别人更好地做出积极反应的方式交流他们的感受。
我们可以不采取攻击性的方式,而仍然可以坚持自己的利益。
我最近跟母亲的分离,貌似也取得了一些进步。我很愤怒父亲的不负责任,我一直期待母亲能够理解父亲,“我很愤怒”。
而最近我开始换成“你拯救那个荒淫无度的父亲让我很不爽”,我在母亲面前表达了 我的态度,她宁愿回老家跟父亲一起生活,这是她的选择,母亲为她的选择负责。
我终于不再愤怒,因为我跟母亲分别是独立的个体,我依然坚持了我自己。
2、社会学系法
通过增加惩罚来减少犯罪无疑是徒劳的,但沿街的治安整顿却有着积极的效果,如在一些城市中降低50%的持枪犯罪行为。
3、文化改变和世界暴力
为了得到保障,我们需要经常、监狱和社会工作者,以帮助我们对付这些困扰我们的社会病。打蚊子确实不错,但排干沼泽的水会更好——通过改造我们的文化,去除那些腐蚀年轻人的社会毒瘤和重建我们的道德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