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是因为带宽负担,而带来的管窥心理,虽能产生专注红利,但大多时会因稀缺的存在,而忽视未来本可以预见的问题。
Ⅰ稀缺心态是一切稀缺的根源。
①专注的“得”与管窥的“失”
当稀缺俘获大脑时,人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紧急的事情上,并将其他事物排除在外。这种专注会让人们从稀缺中获益,但也会导致管窥心态,让人们的视野变窄,从而付出沉重代价。
当大脑被稀缺占据时,人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如何以最有成效的方式去利用自身资源上,此时稀缺资源可以换来专注与回报,例如:一旦时间不够用的现实变得无法逃避,我们就会开始集中精力,此时的办事效率就会相较时间充足时更高。
无论是有关工作还是娱乐,只要时间有限,我们都会尽量将其利用得淋漓尽致。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专注红利”,也就是稀缺俘获大脑时所产生的积极成果。
稀缺令人“专注”,而专注于某一事物就意味着我们会忽略其他事物,导致我们有了“管窥”之见,也叫“隧道视野”。
人的视野会因稀缺问题变得狭窄,形成管窥之见,即只能透过“管子”的孔洞看清少量物体,而无视管外的一切。稀缺会迫使我们专注在迫近的重要事情上,也会让我们忽略了其他可能更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
②带宽负担会降低人的智商
带宽,是对我们计算能力、关注能力、英明决策能力、坚持计划能力和抵制诱惑能力的衡量。稀缺会直接减少带宽当下能用得上的容量,不断将我们吸入“管子”的视野之中,形成带宽负担,并由此抑制我们的各项基本能力。
一方面,稀缺会导致人们的认知能力下降,削弱人们的分析、判断和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稀缺也会导致人们的执行控制力下降,削弱他们抑制行为和控制冲动的能力。
Ⅱ贫穷和忙碌是如何“带宽”变窄的
①装箱、余闲和权衡式思维
稀缺会给我们一个不同的结果,装出一个内容不一样的行李箱:大行李箱总是装得随心所欲,还剩下不少空间;而小行李箱却总是装得十分谨慎,满满当当。
我们所谓的余闲不是刻意预留的空间,而是因为装箱时空间充裕而产生的“副产品”。它是我们在拥有很大空间,不存在稀缺心态时的产物,也是我们在资源丰富时进行资源管理的特定方式。
在稀缺状态下,因为所有没有被满足的需要俘获了我们的大脑,以致我们开始对之念念不忘,开始产生决策难题。
②借用与短视
当人们面临资源稀缺时,就会通过借用相应的时间或金钱来应对突发事件。从长远来看,借用会进一步加剧稀缺。
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管窥心态会让我们搁置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物,令我们带着短视的眼光做人做事。
③稀缺陷阱
杂耍时,同时抛起许多球,我们从“管子”视野中只能看到即将落入手中的球,而会忽视抛在空中尚未落下的其他几个球。当那几个球“突然”降落时,对于用管窥心态看问题的杂耍玩家来说,这些球就是新的“震惊”。用旁观者的眼光看,你可能早就知道球快落下来了。
稀缺陷阱就如同“杂耍”,太多的“最后关头”让人们持续从一项紧要任务转移到另一项紧要任务,而忽视了长远的规划,避免落入稀缺陷阱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拥有余闲,尤其是要建立起应对突发事件的缓冲机制。
Ⅲ如何从稀缺走向富足
①如何解决组织中的时间稀缺
时间表安排得最满的计划,不是好计划。如果没有构建起余闲,我们就会专注于当下必须完成的工作,预测不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所有事情。
当然,余闲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只有存在余闲,人们才不会全神贯注在迫近的截止日期上,也会去关注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任务。
②如何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稀缺
•把重要的事情拉入“管子”视野中
•让“疏忽”等同于“默许”(当忽略问题存在时,改变行为的结果往往比直接与其对抗更有效)
•保持警觉。只要有可能,就要将警醒型行为转变成一次性行动
•找准关联行动时机
•节约利用带宽,去分配我们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
•在带宽充裕时行动
•要留有应对突发事件的余闲
每个人都会面临稀缺问题,无法避免。我们需要了解它的存在,节约利用带宽,以便更好地规划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