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能力决定了你在行业中的地位,也决定了你出售的时间值多少钱。所以提升单位时间的产出效率,变得尤为关键。作为一名从业2年的老菜鸟,结合所学的得到课程,对职场能力,进行总结。
本周恰逢宁向东老师在得到课程里讲解如何提升会议效率,结合自身经历,先对开会部分,进行一番提炼总结。
作为一名产品人员,每天都会有很多会要开。经常看到有人在会上玩手机,不听会议,也不参与讨论。如何引导大家参与会议,提升会议效率,这需要主持者对会议有正确的设计。
一、会议的分类
在分类之前,我们要明确会议的目标。目标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信息传达,第二种是共同讨论议题,得出结论,第三种是头脑风暴,每个人说出自己关于议题的想法,拓宽思路。不同的目标,会议的设计也不同。
1.信息传达会
这类会的特点,是单向的信息传输。这类会议大部分都可以用文档或视频替代。因为会议本身召集的成本就很高,在能达成目标的情况下,能减少会议,就是对大家工作效率的提升。
2.共同讨论会
共同讨论会的目标,是要确定一个可行的方案,并安排执行。这类会的组织者,往往会把各个方案,在会上一一详细讲解,避免遗漏每个方案的优缺点,导致最后会议决策的错误。但其实这部分,是类似第一类信息传达会的,可以放在会前完成,会上简要描述,并用表格列出各方案优劣,快速进入讨论环节。
3.头脑风暴会
头脑风暴会的目标,是尽可能的拓展思路,找到之前没想到的,可能可行的解决方案。这类会议的要点,首先是引导大家说,其次是把握方向,在离议题太远时及时拉回,最后是及时结束。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会,本来是找项目流转过程中的不足点,最后讨论着变成了吐槽会。会议持续了4个小时,有用的没几条,全是废话。后来觉得,这其实是与会者主持和参与会议水平太低,导致的会议效率低下。如果紧扣议题,及时结束,可能半小时就搞定了。
总结一下,其实这三类会议,就是对应遇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三步。首先扩充备选项(头脑风暴会),接着去除多余选项,找出最好的答案(共同讨论会),最后分工执行(信息传达会)。
二、会议的召集
作为一名会议的发起者,大家肯定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找不到一个大家都有空的开会时间
我认为,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这两方面
1)拉了太多不必要拉的人
无论是哪种会议类型,都只要拉上相关人就行了。可能你会说,我拉上相关人,就已经有几十人了。那我觉得,可能在这里,就已经出了问题。
问题a:与会者只有部分议程有关
一个会议议程一大堆,但大部分人,都只和其中几个议程有关。那在商讨其他议程的时候,完全没必要拉上他。我们完全可以把一个会,拆成几个简会,协调时间,这样一个复杂的多议程会议,就可以顺利开下去。
问题b.可能是拉了太多同部门的人。
对于技术部门,拉一个能负责的,把问题听清楚的就足够了,没有必要把整个部门里做事儿的都拉上。也就是开会只拉关键人
核心思想:开会参与者能精简就精简,可以靠传达做到的,就不要拉进会议来。
2)参与者觉得这会和他没关系,在他的list里,有更多更重要的事儿。
这类情况的出现,也得分情况。
情况a.你这事儿在他那儿真的不重要,也就是说他不关心结果。那这种情况下,其实没必要拉上他,只要把会议纪要最后发给他就行了。
情况b.这事儿他关心,但是你没把这事儿的重要程度,传递给他,导致他开始觉得这会不重要,等你们讨论完,又觉得这方案不行。
遇到这类问题,可以先从他的角度出发,考虑这个会议结论得出后,对他有哪些好处和坏处,从这里入手,提升这个会议在他心中的优先级。如果还是没时间,就了解他的心理预期和底线,当然,这是下策,因为如果他对会议有很高的预期,同时又无法参加会议,那结果只能是搁置会议,等他有时间,或者牺牲其他人的时间,先开会,再和他确认会议结果。但第二个方案是下策,因为如果他一票否决会议结果,那之前的会,又得组织一次。
上半部分先总结到这里,总共讲了两点
1.会议的分类
2.会议的召集
下周我会整理下半部分,分别是
3.会议的主持
4.会议中的建设性意见
5.会议中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