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漫步,岁月静好。
在每一个午后,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性的享受,细腻的文字描绘出另一个世界,学会欣赏这个世界,让文字与自己独处。
那天倒没有特别专注的健走,比以往多了一个步骤。找到一个很安静,阳光还很充足的地方,坐在那里晒背读书。
特此感谢我的小姐妹,为我提供了阳光下的一本书和一瓶百合绿豆饮,所带来的情绪价值体验。
读着杨天真的《通透》,希望我的人生态度也会变得越来越通透。
我的阅读速度,通常是非常随性的。
可能今天心情好,那我就多读几章,今日有要事要忙,那么我就少读几章。每天可以分不同时段来读书和思考,两小时左右足矣。
因为于我而言,阅读是为了保持自我提升,并不是为了完成任务。
所以,一些经典的章节,可以不断的复盘和思考。
比如,一些经典的观点。
王阳明哲学中的观点“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把“知”和“行”看作一个连贯完整的过程,行动总是基于已有的“知”而来的意愿,而“知”又在行动和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展开。
往往,人们从知道到做到之间,始终存在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唯有行动,才可跨越,产生结果。
我非常认可杨天真的观点:
观人先观己,不止从“内观”,还要从“外观”......
读到这一段书中的内容,会回想起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场面和画面。
比如,不同的人对于味蕾的选择不同。
酸甜苦辣咸,千人千味,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古言到,众口难调。
有人喜欢甜,就有人喜欢咸,还有人喜欢辣,本身就不存在一个具体且标准化的答案。
那么,世间为何有那么多恶意的揣测与误解?
事实上这就是个人认知程度的不同所造成的事实结果。人及事物本身是不存在情绪的,情绪的产生是由思维构建和连带思考所产生的结果,属于意念中的一种机制。
那并不是我们对世界的反应,只是自己构建的世界。
比如,你喜欢这个风格,我喜欢另一种风格。
允许不同的选择,因为每个人均有不同的喜欢,才构建出了这个世界的不同。人人都可以保持自己的喜欢,允许自己做自己,也允许别人成为别人。
没有必要要求,甚至强求。也无需以自己的眼光和角度去点评他人的喜好。因为,人与人之间本就是不同的,你不喜欢的,未必别人就不喜欢。
事实上,偏见的产生,正是自我认知的一种匮乏。所以才会有偏见的观点和言论,在自己的世界里,认为这就是世界。
然而,这个世界本就是多元的。若是认知不到位,那么一旦产生了不同,就会果断认为这是非正确的。
故而,提升自我认知,不仅看待所有的人和事都能秉持着客观的态度,信念系统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被完善,情绪会变得稳定,一切的一切都会朝着正向的发展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