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c简
“你的积累和知识并不比这些大V差你凭什么信他,而不信你的生活。事之糟糕在于生搬硬套,缘木求鱼……只要一个条件不足结果就可能南辕北辙”
当我又一次把自己认可的文字发给a的时候,回复给我的正是这段文字,内心的震动,让我一时五味杂陈。
我们习惯于在看到给我们带来触动的资讯后,发送到朋友圈,或直接发给朋友或亲人。
是的,就是我们习惯于分享“好东西”。
其背后是我们想要表达自己,确定自己存在感的心理需求。也就是“刷存在感”。
而我们刷的就是自己的价值观。我发的东西,代表的就是我的价值观,我需要表达出来。同时希望别人的认可。
我们因为相互认可价值观而更加紧密。由此形成自己的圈子,这也是我们人类社群的特点。
但这里有个陷阱。
我们看到的世界其实是我们投射的世界。之所以你认可这篇文章,是因为触动了你内心的某个点,而这个点本来就存在你的心理,只是这篇文章把它表达出来了。从心理学角度说就是把你潜意识的东西意识化了。所以你认可这篇文章,这个内容,是触到了你内心的那个点。如果没有,它是无法打动你的。
所以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你投射的是不同的哈姆雷特。
基于相同的价值观来形成社群生活,令我们越来越紧密。但也会令我们越来越封闭,所以需要我们接触不同的圈子,才能打破这个封闭。
而比封闭更可怕的是,我们屈从于社群的价值观。
这正是我身上目前存在的,也是a指出来的问题。
我最近一直纠结于一个问题,焦虑烦躁。我无法释然。而在看到某位专家的一段文字后,我豁然开朗,并把这段文字发给了a,这这段文字很好的说明了我最近纠结的问题的原因,总结的很到位。
但~~~~~我确实需要反思。
这位专家的总结,难道我自己不能总结出来吗?
真的总结分析的很到位了?
真的适用于我吗?
首先这个领域我也是有积累的,这个问题也并不是多难,我完全可以自己去分析总结的。
其次我碰到的具体问题,专家并没有涉及到。
最后,如果以专家的结论套用到我的生活中,或许有方向上的帮助,但具体处置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完全照搬,那真的是生搬硬套,甚至可能南辕北辙了。
这也让我想到了我们现在普遍的一个通病,比如让我们解决某个问题,我们习惯性的想要先到网上看看别人怎么写的,而不是从具体问题分析出发。
似乎我们的内心总是想要有一个依靠,已有的经验,或别人的做法。需要这些参考,才能安心的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或许这样很方便快捷,不会出错,但也会限制和束缚了自己边界。
最严重的是束缚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和价值观。
我们的生活是我们自己的,那个最熟悉最应对自己负责的人,是自己,不是专家。
我们可以寻找价值观同类的人,但前提是你得有自己的,而不是把自己附属到某个价值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