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话中,无权的一方想要改变有权的一方,就是“说服”。说服偏重于“改变”,就是说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并改变原来的态度,得出己方想要的结论。既然权力在对方,那么在对话过程中就不可以辩倒对方为目的来强行要求对方改变,而应当尊重并利用对方的自主性,采取各种迂回的手段,用劝导的方式,使对方从自身角度出发,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所希望其接受的观点,使“我说服了你”变成“你说服了你自己”。可见,“说服”实质上是通过双方的沟通来寻找一个切入点,给对方一个这样去做的理由。
1.用提问引导对方思路
我们在试图说服别人时,经常会犯的错误是“把说教当说服”。当我们一直问对方“为何不怎样怎样”时,其实是在引导对方找出一个“我不这样做”的理由。而接下来,为了说服对方,我们不得不将他所提出的理由一一推翻,这个过程很容易引发对方的反感——“你不是我,怎么会懂我的感受”。最后当然会面临着失败。
比起被否定,我们更喜欢被肯定;一旦被否定,天性会促使我们为自己辩护。因此,在说服对方时,要采取反向提问的方式,引导对方从“为什么我不能”转变为“为什么我想要”,引导对方思考“我一定要这样做”的理由。同理可用于自我激励,将“为什么我做不到”的追问变为“为什么我想要做到”。
比如,前段时间我忙于撰写毕业论文,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就特别大,进而产生了逆反心理。每个白天我都十分抗拒写论文,到了晚上又会因为这一天的无所事事而陷入深深的自责和自我怀疑中。一开始,我会问自己:“为什么白天不抽空写一点呢?”“因为我要带宝宝啊。”“宝宝睡觉的时候为什么不写呢?”“因为我要趁他睡觉的时候做家务啊。”“……”毫无疑问,这样一直问下去,我就会不断地找出各种理由来说明为什么我没有写。后来,眼看着离交稿日期越来越近,我换了种方式给自己做心理建设:“为什么要写毕业论文?”“为了拿到毕业证。”“毕业证很重要吗?”“当然很重要,因为它是我三年学习的一个证明。”“那怎么才能在规定日期前交稿呢?”“制定一个计划,每天写一点点,在交稿日期之前写完。”于是,我开始规定自己每天写一千字,写到交稿日前两天,正好写完了。
2.有策略地请人帮忙
请人帮忙时,最好是以对方为出发点,提出具体的诉求,同时给对方提供多种选择。
关于这点,书里所举的“高铁上请人让座”的例子,我个人觉得并不是很合适。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向陌生人求助的时刻,而一般求助的都是举手之劳的小事。这时,我觉得求助者最重要的一点是——真诚。只有真诚地向别人求助,才能换回善意的帮助。比如公交地铁上的让座这种小事。
若是一些较为复杂困难的事件,恐怕不太适合无报酬的求助。比如借钱、画设计图、写方案等。这种事情最好是提出合理的报酬,这是对别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也是对双方友谊的重视。
3.朋友犯浑怎么劝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二逼朋友时不时地犯浑。作为朋友,在面对自己的好友或闺蜜犯浑时,要怎么劝?讲道理?和稀泥?还是以命相阻?我记得《奇葩说》有一期节目就是讨论这样一个话题,“闺蜜要去撕小三,你去不去帮忙?”
一般这种时候,朋友已经失去了理智,那么你作为TA身边的这个重要的朋友,要如何做,才能使朋友既能发泄出内心的不满又不至于做出出格的事呢?
首先,不要跟失去理性的人讲道理,因此不要追问原因,即不要问“你为什么这么生气/要这么做”,而要“你怎么了”。一问对方怎么了,对方一般就会跟你讲“我遇到什么了然后怎样生气于是想怎样”。
在TA跟你讲“怎么了”的过程中,肯定会有种种过激的言论,这时你只需要应和TA的话,责骂某人某事就好了,而不要一副事不关己的口吻淡淡劝告。其实这是在引导朋友发泄情绪,等TA把心里的怒火和委屈发泄出来,也就会冷静下来了。
如果TA仍然想不开,想要做什么过激的事情,这时你不要一味地劝阻,而是顺着对方的话将TA的计划落到实处。比如前面那个“撕小三”的案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么撕?撕完如何收场?万一造成伤害怎么办?谁负责送伤者去医院?……一系列的计划下来,想必TA就能冷静下来了。而如果到这个时候,朋友还脑子不清醒仍要去做危险的事,也只能说明这个朋友跟你不是一路人了。
书中还举了常用的“说服”的场景,分别是如何说通年纪大、地位高的人,如何催促拖延症老板,如何说服比自己更专业的人,如何鼓励不求上进的人。在我看来,这四类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即绝对掌握对话的权力。因此,在说服他们的过程中,要切忌硬碰硬地挑战对方的权威,而是要采取迂回的战术,从对方的角度出发,一方面以感同身受来卸下对方的防备,与对方结成统一战线;另一方面给对方提供多个选择,给对方造成一种“决定权在我”的错觉,引导对方做出符合你预期的决定。
在这个过程中,不要一直强调“我需要你做什么”,而要想办法找出对方需要什么,甚至有时可以为对方创造一个需求,使对方以为“我确实需要什么”。
总的来说,要“说服”别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转变思路,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把自己当做一个推销员,在推销商品时应该从买家的角度出发考虑“我为什么要买这件商品”,如果自己都无法被说服,那要说服别人恐怕就比较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