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亲子关系上“走投无路”,曾经被满满“焦虑”挑起无数争端,这,并不可怕,怕的是没有觉察,内心选择逃避。
001 感恩遇见,一生的践行和传播
从2017年接触P.E.T.以来,一直想写一篇关于介绍它的文章,希望用上所有能表达感激的语言和文字来传递对它的感恩和追崇,感谢它带给我家庭的一切改变,我愿意用一生来践行和传播。
第一次听到“P.E.T.父母效能训练”的时候,心里想着不就是一种教育理念么?理念这东西就像中医,有人觉得药到病除,有人觉得耗费时间。
之前也了解过各种五花八门的亲子教育,包括正面管教,从不相信有什么模式可以适用于所有家庭,所有亲子关系。毕竟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家长们更多地依赖着自己成长过程中“自学”而来的经验。
002 踏上一条“不归路”
或许是经历过亲子教育走投无路的日子,让我对各种教育理念都抱着敞开的心态。带着试探的心情进行了第一次的三天工作坊培训。
一个主讲的P.E.T.讲师,一份《学员练习册》材料,一份课程的PPT大纲,一人一张凳子围圈而坐,时而两两角色扮演,时而抽取个案讲解,时而所有人游戏代入。课程期间,老师会安排给到每个人发问的时间。对我而言,提出困扰自己问题的环节收获最大。
三天时间里,常常有种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的心情。
这几天,孩子所有的“挑战”在我眼里都是那么地可被接纳,似乎眼前这个孩子是平时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不乖乖吃饭可以接纳,不好好做作业可以接纳,无端端发脾气可以接纳,跟同学打架可被理解,跟父母急红眼可被接受,总之所有之前的“一无是处”都成了可被理解,接纳的情绪问题。
003 一周的时效
我的这一转变,让先生傻眼了,让孩子纳闷了,也让我自己觉得不可思议。可是,这样的“好日子”也就维持了一周时间,“功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断减弱。
不好好吃饭的时候还是会急,只是语言没有那么地尖酸刻薄,不自觉学习的时候还是会唠叨,只是少了那种小学与高考强联系的焦虑,跟同学打架闹矛盾还是会抓狂,只是少了只批评埋怨,多了一份倾听和共情。
三天的课程没有让我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只是让那颗时刻焦虑着孩子是否能长大成人的心,稍稍地缓了一口气,让那个开口就恨不得把孩子塞回肚子里的嘴巴,稍稍地换了一种语言风格。
我承认,我不是一个好学生,没能在短时间内把老师传授的知识都运用到位,但起码确确实实地让我体验了一把亲子关系的改善,并愿意狠狠地拥抱这种可以改变的力量,课程结束后也不断地参加复训。
004 被忽略的心理建设
不同阶层的父母对孩子教育投入的选择不尽相同。富裕家庭的愿意花重金在昂贵的择校上,小康家庭的或许选择在专业才艺的培养上,普通家庭的则更多投资在与应试息息相关的科目补习上。
很多时候,由于升学的现实压力,我们忽略了孩子心理层面的建设,孩子也默默地隐藏着很多无法对我们公开的“秘密”,他们的心里有一片我们看不到的空间收藏着属于自己的小情绪。
一个拥有强大内心,高情商的人必定是能很好管理自我情绪的人。而我们需要的是学习让情绪“出来”,而不是“压着”,心才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力量!
005 相信被接纳的孩子,更加拥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力量。
“P.E.T.父母效能训练”让我知道了怎样与孩子沟通,让孩子的情绪能“走出来”,同时自己的情绪也不需要被抑制,做真实的自己。
在良好情绪的环境下共情对话,彼此都能“看见”对方,这样的沟通交流让我们敞开心扉。我们给孩子的建议,孩子愿意埋单;孩子给我们的反馈,我们也更愿意接受。
我和先生都相信,孩子获得了同理和接纳,在真正被“看见”之后,他有能力可以做得更好,有能力比我们想象的更有力量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包括学习。
感谢“P.E.T.”,感谢不吼不叫的带娃理念,感谢愿意自我成长的自己。感恩“遇见”!
育儿路上,并不平坦,有你陪伴,我们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