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者为圣人,王阳明是其一。
王阳明除了立下赫赫战功之外,一大成就,就是创立了心学,蜚声海内外,影响无数人。
提心学,就要提到他有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什么意思,心是没有善恶的,就如镜子一样,别的东西照上去,有美有丑,但那是别的东西,不是镜子。
人在尘世间生活,难免要动心,心一发动,就是意,这就显现出善恶了,拿鱼缸养鱼,那是善,拿鱼缸砸脚,就是恶。
但人其实是知道善恶的,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好看的东西你天生要多看一眼,不好看的没人教你你也避而远之,所以基本上人人都是圣人。
人人都知道,还有什么好说呢,是因为这种知只是“知”,还不是“良知”。良知是什么,良知就是心平气和,通情达理。真的吗,这么简单?不一定的,举个例子,你堵在路上,两个小时动弹不得,难道不想发点牢骚;你买彩票,中了五百万,喝杯小酒也算过分?做不到,那你还不是圣人。所以了不起的人一生的功夫,就在于“致良知”。
怎么致良知,就是“去人欲,存天理”。人一生下来,眼睛要看,耳朵要听,嘴巴要说,身子要动,真是一大堆麻烦,但要这些麻烦都不要,更麻烦。所以好的办法,是让这些麻烦都听从心的,以心为主,叫身之主宰便是心,才算是上了道。
这种心就是理,就是性,就是物,就叫“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如何达到这种心呢,“去事上磨”。顺景、逆境,好事、坏事,举头三尺有神明,随心所欲不逾矩,做善的,不做恶的,这叫为善去恶是格物。
儒家讲,格物而后致知,致知而后诚意,诚意而后正心,一步一步,万里长征莫等闲。到王阳明这里,统统都打破,格、致、诚、正都只是一个东西,都只是“致良知”。
因为事物是不分心内心外的,你心里想着它,就有它,不想,就没有。这样说,很狂,老夫聊发少年狂,一点都不符合我们的唯物论,对不对,那举个例子,深山中的一朵花,你从没见过,但它已盛开了几万年,也能说你心里想着它,才有它吗?王老先生说,花的心,就是你的心,不仅花的心是你的心,你要真开窍了,这日月星辰山川土石风雨雷电的心都是你的心,都是一个灵明,难道不是你心里想着它才有它吗,难道不是“心外无物”吗,难道不是“无善无恶心之体”吗?服。
还有更狂的,你通常听说“知行合一”吗,自己也不知道正三观了多少遍,真的是行了才能知,知了就要行吗,非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的功夫,行也是知的功夫,知就是行,行就是知。这才叫“知行合一”。
什么意思,你说把老百姓什么都管着,那一定是你诚心诚意,生死都不要,去听老百姓的,以百姓心为心,才可能说管得住,知才是行,不然你高高在上,想让老百姓生死都不要,去听你的,还心服口服,可能吗,你自己都不一定相信,这就不是知,更不是行。
心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至善”。来源于《大学》里面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善”,就是“良知”,就是廓然大公,就是浩然之气,就是尽心知性,就是无云蔽日,就是知行合一。
所以,古往今来,内心强大的人都是很厉害的。其理论出处,不可谓不有王阳明的功劳。
王阳明心学给人另一个启示,是凡事求诸于内而非外,寻找内心里面的声音。从这个层面上,它也是在说,如何让人成为人。
凡夫俗子读了这些东西,难免要找一些心学大法之类的东西,去愚弄一下这过不好的一生,刚好,不像老子懒得理这些“余食赘行”,王阳明是很关注人们的“眼前此刻”的,还喂了很多饼。粗浅地说,或许与孔孟、老庄、释迦并无二致的:
1、有善意。
2、万物为一体。
3、活着。
天地万物,物与人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