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唐朝有一位著名的“佛系诗人”,他叫王维。因为他的人生是比较接地气儿的,温润平和的过日子,也就是佛系嘛。他除了“佛系诗人”之外,还有山水田园诗人之称。
744年,正月。唐玄宗——当时的唐朝皇帝,亲自举办了盛大的饯别活动,规格很大且参加人数很多。
饯别的主角是写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贺知章。当时贺知章已85岁高龄,告老还乡。高官基本都参加了活动,正是所谓的大咖云集。
在唐朝嘛,但凡是送别,你懂的,一定要作诗,或者折柳枝。37人当场写了送别诗,连唐玄宗都写了。这跟我们现在聚会,合影发朋友圈一样。区别可能是逼格不同吧。
参加这次的人里面,有一个人很特别,他是唐玄宗身边的红人。与贺知章喝过酒,都是“酒中八仙”,他便是李白。王维和李白同岁,都出生于701年。43岁的王维,并没有参加当时的饯别活动。很多人认为,王维没来是因为他躲了起来。一个山水田园诗人,跟这种热闹的气氛根本不搭。
这个解释看似最符合我们对王维的认识,其实是错的。
王维当时的官位只是一个侍御史的从六品官职。官阶太低,没资格参加。而李白被邀请参加的两个要素,王维都不具备,他既不是唐玄宗的红人,跟贺知章也没有交际。所以就算王维人家想去,压根去不了。
贺知章回到家乡后,没多久就过世了,王维再也无缘与他相识。但更大的遗憾是,唐朝诗坛的两个大咖,李白与王维彼此错过。一生也没有见过面,没有交集。
他们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城市甚至有相同的朋友,两人也肯定知道对方的名字。但他们无论是生活还是诗文都没有半点交集,可以说是一大遗憾。
有人说,是李白看不起王维,不屑认识这个人。这只是一种说法,但这里也确实能看出这两个人的性格差异。一个狂放不羁,一个谨慎、服从流俗。王维放到我们常人眼里是最接地气的,加上他的“佛系”对应了我们现在的一种生活方式,“平平淡淡才是真“”。
个性张扬的人,往往会把内敛平和的人看得一无是处。虽然他们没有任何交集,但是有趣的是从现存的诗作来看,两人应该在暗中较劲。
比如,都写思念,一个写“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 乡”,一个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都写送别,一个写“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 长江天际流”,一个写“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无故人”
都是唐诗细分类别的扛把子之作,几乎难分伯仲。
即便到了后世说唐诗,李白、杜甫,一定要说到王维,最关键是他的为人更符合大众审美,这种接地气的人生也更能让人产生共鸣。王维除了诗,其他也玩得很溜,他的书画、音乐与禅理,几乎跟他的诗一样出名。这样的全能型选手,恐怕只有后来的苏轼能跟他比一下了
。
17岁的王维就写出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样的教科书级别的名诗。但他的性格远远配不上他的才气,一般来说,才气爆棚的人都有点自信和自负,比如李白。可王维不一样了,是一个很丧的才子。软弱无力,与世无争。
被贴切的称为“诗佛”,佛系诗人嘛,都行,都可以,没关系。 这种性格与他的家庭环境有关。童年父亲过世,做为长子下面还有几个弟妹,很早就担起家族重担。
15岁,他带着小一岁的弟弟王缙到帝都闯荡,凭借一身才华,很快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岐王李范——李隆基的弟弟,一个热心的文艺赞助人,很欣赏王维。正是岐王的推荐,王维21岁就中了进士。 这时的王维意气风发,颇有功名事业心,不过很快就被现实痛击成了佛系青年。
王维刚做官没几个月,王维在别人的唆使下,让属下舞黄狮子。黄狮子当时是一种“御 舞”,非天子不舞。
王维与几名官员都遭到严肃处理,王维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这次事件使得王维被唐玄宗列入了黑名单,于是此后都得不到这个皇帝的好感。几乎摧毁了他在官场上的所有信心。
王维离开了长安,此后的20多年间,他长期在诗中自称“微官”,真不是自谦,是事实。尽管在张九龄当宰相期间,王维为张九龄写诗,得了个官职,振奋了一段时间。但随着李林甫的上台,张九龄的被贬,刚起来又被扑灭了。张九龄被挤出朝廷,王维还给张写诗,倾诉知遇之恩。与此同时,上台后的李林甫十几年间,有意提携王维,但被王维委婉拒绝了。他与李林甫并不是一路人,不屑去趟浑水。
王维不屑李林甫的所作所为,但也没有学陶渊明的辞官归隐。经过一番衡量,他认定陶渊明的活法并不可行。说到底,父亲早逝,长子代父。不敢抛开这个包袱,自己一个人逍遥去隐居。中年之后,过着半官半隐、亦官亦隐的佛系生活。
紧接着,王维迎来了命运戏剧性的转折。安史之乱期间,王维被乱军俘虏。威逼之下, 他出任了安禄山授予的伪职。安禄山投降后,对伪职官员进行处理。王维本来应该是处死的,却出乎意料地免了罪罚,而且还升了官。
王维在任伪职期间写了一首诗,表明他的忠心。并且他的弟弟王绪请求削去自己刑部侍郎的职务,为哥哥赎罪,所以王维最终得到了宽大处理。关键时刻,是诗和弟弟救了他。
并且,王维时来运转,做到了尚书右丞,正四品下阶。这是他一生所任 的最高官职了。
可是官位越高,王维越是不能心安。无数次自我反省、自我批评,痛恨白己出任伪职的经历,“没于逆贼,不能杀身,负国偷生, 以至今日”。许多话都说得极其沉痛。佛教成了他最大的精神寄托。晚年王维常年吃斋,退朝后就烧香坐禅。61岁那年,王维逝世。临终之际,弟弟王缙不在身边,给弟弟写了告别信,又与亲故留了好几封信。就西去了。
到唐代宗时。代宗做了批示,肯定王维是“天下文宗”,诗名冠代。
王维的诗名,在他死后达到了巅峰。大部分人无法决绝地脱离社会,隐遁起来,也无法在社会中不计底线,混成人精,因此王维的存在,丰富了中国人人生道路选择的可能性。 #历史冷知识# #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