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孩子建立界限是很多家长很困扰的,困扰我们的不是界限本身而是我们为什么要建立界限,界限又是怎样产生的,在RIE的课上,我看到老师在示范观察的时候,一个11个月的孩子在教室探索时,忽然来到妈妈的身边并顺手摘下妈妈的眼镜,老师慢慢的移到她身边轻轻地说:这是妈妈的眼镜,不是玩具,比可以选择这些玩具。”边说边伸出手里的两种玩具给到孩子选择。
老师通过提供选择其他玩具替代孩子想要玩成人眼镜事实,可能有的成人会觉得给他玩玩又有和不可。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拒绝来帮助孩子了解眼镜它此刻的功能并不是玩具,而是成人需要的物品(即成人自己的个人物品)。那么孩子需要探索玩具可以有其他更多探索的玩具,而不是成人的眼镜。
这就是规则和界限,你会觉得一个11个月的孩子不理解吗?不会只要他们每次这样想要你的眼镜时你用一样的方式拒绝他们,他们会理解并做到不再要眼镜。
我想继续补充一点老师为什么会觉得不给孩子眼镜,不只是眼镜不是工具,还有可能当我们把眼镜给到孩子,孩子有可能会把它弄坏,弄坏不要紧,弄坏后他们需要体验这个行为产生的后果,假设我们不和孩子谈论这个行为的后果,孩子会觉得破坏别人的东西是被允许可以不用负责任的,那么他们对他人物品尊重的意识会很淡泊,如果我们和孩子强调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很显然孩子现在时无法做到的。
或许这就是老师为什么需要树立这样一个规则的原因吧!
写到这里我想起周三课上的CC(13个月),那天他总会身体爬到椅子上,当他第一次爬到椅子看向玻璃外面的时候,我只是慢慢的移动身体去到他的身边,伸出手从后面挡住避免向后仰时会从椅子上掉下来。这时我意识到自己的动作时有些多余,孩子是需要他自己体验摔下来所产生的后果,我收回了手。不过我看到从椅子上摔下来到地面并不适合CC自己去承受,这里需要提醒成人我们需要区分那些是孩子可以自己体验的后果,那些后果是他现阶段多不能承受的。如果他们的能力是不能体验自己行为的后果时,我们势必要阻止孩子,而这个阻止也就是规则和界限吧!
很快我决定阻止CC这个动作,对CC说“你的脚需要站在地板上。”他看了我一眼,我继续说“我要抱你下来”说着我抱下了CC。
在做这些的时候,我没有和孩子说“你不能站在椅子上,这样很危险。”也没有直接报下孩子。而是“你的脚需要站在地板上。”用陈述句式给到孩子一个明确的指示,而非否定,没有直接抱孩子,在抱孩子之前给了他提前预告“我要抱你下来”。
做完这些CC没有哭闹,这件事情没有就此结束,很快CC又开始继续爬椅子,我会继续前面的做法,第三次开始前我注意到CC会看我一眼,他在试探这样做是否会被拒绝,直到第四。五次后,他不在爬椅子。他好像理解这个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他在一步一步的建立这个规则,那就是在教室是不可以站在椅子上的。
我们设立界限或者规则是基于孩子是否可以自己承担当下产生的后果。初期我们需要温和而坚定的让孩子理解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