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的内蒙
(一)
内蒙是真的大,汽车从呼和浩特出发,经过武川,一路向北,沿途是绵延无尽的荒原、山脉、丛林,常常许久看不见人影。天空高远,大地辽阔,就连这里的云也要比别处大许多。
行车一个多小时,来到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窗外才出现三两人,或是骑在马上,照管着牛羊;或是戴着头盔,骑在摩托上,从远处一闪而过。这里的绵羊似乎也不怕人,只是游客见到它们时会大呼小叫,有的绵羊还会直接穿过马路,丝毫没有让车的意思,司机只能停下车来,等待它们悠闲地通过。
站在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地标前,旷野上的风无遮无拦,吹得人睁不开眼睛,穿着羽绒服依然瑟瑟发抖。四月的天气,江南早已是桃红柳绿,衣袂飘飘,而眼前的树枝、山脉、牧民,还是一副冬天的装束,春天还在黄河外逡巡。
我们要去希拉穆仁草原,蒙语的意思是“黄色的河”,距离呼和浩特九十余公里。“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 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还有你姑娘,这是我的天堂。”腾格尔一曲《天堂》唱遍了大江南北,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涌向内蒙,争先恐后要一睹草原的美丽容颜。
希拉穆仁草原是距离呼和浩特最近的大草原,隶属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因清王朝赐名的“普会寺”而得名。它南迎呼和浩特的暖风,北聆百灵庙的钟声,空气清新,天地一线,是典型的高原草场。据说,这里的盛夏非常美丽,绿草如茵,野花铺地,一望无际的绿色,美得让人如痴如醉,适合情侣来这里撒欢,也适合城里人来这里放飞心情。
此时的草原,已经有了一层蒙蒙的绿意,这无尽的画卷,是最好的调色板:洁白的羊群,奔驰的骏马,还有星星点点的蒙古包,在视线里徐徐铺展开来,如此自由,如此辽阔,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而远方通往何处,已经不再重要。
走下汽车,迎接我们的是蒙古人隆重而盛情的下马酒:“远方的朋友一路辛苦,请你喝一杯下马酒,洗去一路风尘,来看看美丽的草原……”身着民族服装的青年男女,手里捧着圣洁的哈达,把香醇的美酒献给每位游客。
希拉穆仁草原可供游客娱乐的项目很多:骑马、摔跤、射箭、坐勒勒车、乘越野车、喝蒙古茶……倘若你胆子够大,可以尝试骑马,一人一骑,奔驰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潇洒的样子就像蒙古巴特尔;倘若你还是个学生,可以去坐勒勒车,一种被蒙古人称为“流动之家”的篷车,坐在勒勒车里,听着赶车人的吆喝,古老游牧民族的生活图景,就会在眼前浮现;倘若你想了解草原的辽阔,最好是乘坐四驱越野车,驰骋在视线不能抵达的草原上,你会怀疑自己掉进了魔窟,天圆地方,深不可测。
草原上的太阳回家晚,七八点钟依然明亮如昼,日头下晒得人脸上发烫,回到蒙古包,全身又冷得直打哆嗦。晚餐是最具内蒙特色的诈马宴,参加诈马宴,游客必须换上民族服装,随后主客一起举杯畅饮,载歌载舞:“这里是歌的海洋,这里是舞的故乡,喝吧,朋友,欢迎来到酒的天堂……”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内蒙的壮丽。
(二)
第二次感受内蒙的壮丽是在响沙湾。响沙湾坐落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齐沙漠东端,地形呈月牙形分布,坡度为锐角状倾斜,形成一个巨大的沙丘回音壁。据说,那里的沙子干燥时,从上面往下滑时会发出奇怪的声音,轻则如青蛙“呱呱”,重则似飞机“隆隆”,令游客无限向往。
想让游客心悦诚服地对异乡生出眷恋,最好的办法就是与当地的人或事物有联系,由情感的倾注而流连忘返。清晨,太阳刚刚从地平线探出脑袋,我们就上了大巴车,在前往响沙湾之前,导游先带我们去了红格尔敖包景区。红格尔是希拉穆仁草原最后一个群居的贵族部落,相传,这里有草原上最大最古老的敖包,是成吉思汗弟弟哈萨尔时期修建起来的,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来到红格尔部落,前来迎接我们的是一位有着新疆维吾尔血统的美丽少妇,高高的鼻梁,大大的眼睛,白皙的皮肤,还未开口,迷人的笑脸就已经把我们的目光吸引住了。有人问起她的家乡,少妇一脸骄傲地回答说,自己是地地道道的蒙古人。出于好奇,我查了百度,原来内蒙回纥与维吾尔族是同一祖先。
跟随美人的脚步,我们走进了蒙古包,起居室简单而整洁,正前方悬挂着圣主成吉思汗的画像。女主人能说会道,用亲和力极强的汉语说起了草原人的生活:“草原上没有学校,也没有医院,有的只是看不到尽头的草地,虽说一个牧民也能分到两千亩草地,但这里的草地资源匮乏,种不出庄稼。我们一家四口,八千多亩草地,年收入还不到两万元。”见游客表情诧异,她又谈起了草原人用中草药治病和银制品养生的简单方法,尽管每次出门总是后悔购物太多,听了她的故事,我们还是购买了银梳子、银链子、银筷子,也算是对内蒙经济的一点支助吧!
我们的目的地是响沙湾,“响沙湾,你有多么迷人,响沙湾,你有多么神奇。你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在辽阔的鄂尔多斯,你是一曲天籁之音,回响在广袤的神州大地……”大巴在漫长的公路上飞驰,司机师傅一边唱着响沙湾,一边驾驶着汽车,对他来说,一天开几百公里早就是家常便饭了。
来到响沙湾索道口,脑海里突然闪出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浩瀚雄奇的沙漠上孤烟直上,蜿蜒无尽的黄河边落日浑圆,这些只能在想象中才会出现的景色,此时都一一展现在眼前,让我有一种神游天外的不真实感。
下了缆车还要坐沙漠火车,沙道盘旋起伏,沙丘高大陡峭。沿骆驼聚集的地方走去,成群的骆驼围成一个宽大的多边形,有蹲着的,也有站着的,但它们的眼神都是温顺的,就像一个个憨厚而坚忍的北方农民。坐在摇曳不定的驼背上,头顶是悠悠的白云,脚下是柔柔的黄沙,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在这里完美展现。
响沙湾景区很大,除了有山有河,还包括观光、休闲、度假三大景区,其中休闲景区挑战极限的项目非常多,有高空飞索,滑索时,游客可以穿越草地、沙漠、河流……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中;有沙漠越野车,马达一响,弯弯曲曲,起起伏伏的沙漠,就成了游客蹦迪的场所,身体随着车子的摇晃而摆动;还有神仙过山车和驼峰过山车,坐在过山车上,有一种被抛去天外的感觉,心收得紧紧的,眼睛闭得实实的,两只手死死抓住扶杆,一刻也不敢怠慢。等到下来时,担心害怕都会抛到九霄云外,剩下的全部是开心。
(三)
我们的第三站是哈素海旅游景区,它分敕勒川和哈素海两大部分,是以天然湖泊为主要景观的草原文化景区。于我而言,哈素海是个新名词,而敕勒川就像宝玉梦里的林妹妹,虽从未谋面,但只要听到她的名字,美丽的容颜就会在眼前浮现。
坐在清晨的大巴车上,窗外的景色仍然有些荒芜,我们要去敕勒川,虽说只是经过,心情却异常兴奋。“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儿时熟悉的诗句,此时又在脑海中翻腾,梦里的景色也在臆想中不断改变。
站在敕勒川草原上,苍茫的天空,绵延的阴山,古老的城墙,还有那辽阔的草原,或蓝或灰,或绿或黄,尽管与想象中的敕勒川还有一点距离,但我相信,等到盛夏来临的时候,这里必将是一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景色。
汽车沿鄂尔多斯方向继续前行,公路渐渐变得平坦起来,两边的景色也开始有了明显的变化,绿色被一点点渲染开来,杨树、柳树、桦树、松树,你挨着我,我挤着你,缝隙间时不时还会透出高楼和城镇的身影。
在去哈素海的路上,我并没有特别的期待,因为我的家乡在杭州西子湖畔,那里水色清碧,群山翠微,有着人间天堂的美誉。而内蒙是中国内陆地区,年降水量稀少,就算有再美的天然湖泊,也无法与西湖、千岛湖相媲美。
可眼前的哈素海,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不啻西湖的秀丽,也不啻千岛湖的清澈,还有着太湖的浩瀚无边,给人的感觉更接近于大海。尤其是它的水色,蓝中带碧,青色与蓝色之间,是非常微妙的色调。湖面剔透干净,仿佛绿色树脂在滴落的一刻轻轻覆一层膜,从此可以永葆这精心调配的水色。
坐在轻轻摇晃的船舱里,蔚蓝的天空下,几只大雁排成一行,或远或近,或高或低,在舷窗外自由而轻松地飞翔;湖面上,芦苇一大片一大片,犹如一座座小绿岛,水鸟们藏在里面“啾啾”地说着情话,见有小船靠近,瞬间凌空飞起,远远望去,宛如一幅淡雅的水鸟画;上得岸来,沿着弯曲的木板栈道悠悠慢行,远处是望不到尽头的芦苇,近处是刚刚生长出来的荷叶,配上凉亭水榭,颇有南国水乡的风情,让人久久不愿离去。
最后,我们又重新回到了呼和浩特,毕竟是省会城市,呼和浩特不仅寺庙多多,博物馆也特别多。记得,某位老师曾这样说过:外出旅游的人,可以不去看那里的风景,但一定要去那里的博物馆,因为博物馆是当地历史与文化的宝库。
穿行在内蒙古博物院,北方少数民族的珍贵文物扑面而来,有远古时期的恐龙化石、猛犸化石,有匈奴的王冠、钧窑香炉,有蒙古族的铁权、龙首青铜灶,有鲜卑的彩绘木棺,有女真族的海东青标本,还有契丹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的照片,以及一座不知墓主的豪华古墓,短短一个多小时,就像阅读了一部庞大的北方少数民族史,让我受益匪浅。
内蒙的壮丽,一次旅行很难一窥全貌,值得反复来这里探索。但无论几次,无论什么人,只要来到内蒙这片土地上,看到高飞的雄鹰,奔驰的骏马,旖旎的草原,雄浑的沙漠,都会被这里的辽阔和美丽而震撼。看到内蒙人的热情好客,喜欢边唱边跳边喝酒的民俗风情,也会给自己平凡的人生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