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现风
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这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
我是2021年8月9日加入张老师的“蒲墨师痕日更写作群”的,对照着“21天效应”,我来谈一谈我的写作习惯的养成。
习惯形成的第一阶段:1一7天,这个阶段你必须不时提醒自己注意改变,并刻意要求自己。
我写作习惯养成的第一阶段,从8月9日----15日,这个时候还没有开学,又经过了河南杏坛网研社的洗礼,心中有许许多多的话想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就趁热打铁地写了五篇和网研社有关的日更,一篇和“蒲墨师痕日更写作群”有关的日更,一篇自己以前的教育叙事整理。第一个阶段从内容上还是感觉有内容可以写的。从时间上来说,由于是假期,时间上相对也比较充足,每天晚上坐到电脑前第一件事就是构思写作结构,然后开始写。
习惯形成的第二阶段:7—21天,经过一周的刻意要求,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你不可大意,一不留神,你的坏情绪、坏毛病还会再来破坏你,让你回到从前。所以,你还要刻意提醒自己,要求自己。
我写作习惯养成的第二阶段,8月16日----29日。由于今年带初三,又由于本地的疫情没有那么严重,我们开学了。开学后的自己突然感觉时间上没有第一阶段那么充足了,白天要上课,晚上还要备课。相对第一阶段有点手忙脚乱,但静下心来想一想,争取不能让自己重蹈以前写写停停的覆辙,更不能拖“蒲墨师痕日更群”的后腿,要在习惯养成的第二阶段,刻意提醒自己要坚持写作,再说还有蒲墨师痕群里张老师和小伙伴们的提醒,要坚持。
于是,马上条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白天上班,晚上先写出第二天日更的初稿,白天上班期间再稍微修改一下,然后发布出去。但随之而来的是写什么内容呢?第一篇是杏坛年会的继续,后面呢?我心里想:“自己也写到了没有什么可以写的地步。”后来想,自己不是一直想把自己和学生的教育小叙事记录下来吗?干脆一边回忆着写,又另一边把以前写过的内容整理出来,看看自己能累积多少篇教育叙事。
到目前为止,我写下了25篇日更,这里面包括十六篇的教育小叙事,有回忆的,有整理的,也有现在课堂上正在发生的教育叙事。在着二十五天的时间内,我为了保证自己有内容可写,放弃蒲墨师痕群里的“话题挑战”,因为河南家乡的“洪涝”以及“疫情”的严重性,我没有亲身经历,写不出来。“奥运会”,我不喜欢看体育节目,也写不出来。只好以教育叙事的形式,书写自己和学生们发生的一些小故事。
记得我以前也有强烈的愿望,想把自己身边发生的教育叙事写下来,有一天终于下定决心要写了,结果由于没有写的习惯,一节课四十五分钟下来,仅仅写下来二百多字。当时给自己最大的感觉,就是心中有故事,有内容,口述没有问题,但就是以文字的方式难以表达出来。到今天为止,不管自己写的好不好,但至少不再像以前那样,写的时候无从下笔。
习惯形成的第三阶段:21一90天,这一阶段是习惯的稳定期,它会使新习惯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在这个阶段,你已经不必刻意要求自己,它已经像你抬手看表一样的自然了。
21天形成一个习惯,90天形成一个稳定的习惯。我想:“写作习惯算是基本形成了,接下来是要进入写作巩固阶段,在这个巩固阶段,正好可以和我们蒲墨师痕群里的老师一起行走在每天读书的习惯形成阶段。”以前虽然也读书,但每月一本书的弹性较大,有几天忙的时候,就没有读,清闲是就多读点,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先在我期待着读书习惯的21天效应,和写作习惯形成的第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