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Nichole 纪事/随笔
南方人爱洗澡。
洗澡是南方人傍晚三大件之一:吃饭,洗澡,丢垃圾。
一直到大学,亲眼目睹宿舍有两位北方(其实是特指那个地方的,但是为了避免地域歧视的误会,还是隐了去比较好)的舍友,夏天也并不每天洗澡,冬天一个月洗一两次澡的事实之后,才意识到:原来,爱洗澡只是南方人的事。
至少那个时候就是那样想的。
以前的房子是父亲单位的集资购房,邻居都是父亲的同事,所以关系都特别好。小区有个灯光球场和一个音乐喷泉,晚上就开着球场的灯和喷泉,夏天就特别热闹:球场打篮球的,小区内遛娃的,遛宠物的,灯光下组牌局的,赤脚踩鹅卵石养生的,摇着蒲扇聊天的...闹热的小区所升腾出的烟火味竟然到现在都无比怀念。
见面问候语中“吃饭了没”和“洗澡了没”的比例几乎是一半一半。
家里人多,母亲会习惯性地“安排”谁先洗谁后洗。没那么正式,但是确实构成了我们饭后很重要的交流内容。“萍儿,快点去洗澡吧,你洗完一会奶奶也要洗”好像再自然不过的话。
那时用的还是液化气的热水器,出于安全考虑,液化气罐不能装卫生间,所以父母的主卫并未具备沐浴功能。于是,如果饭后邻居约牌局,四缺二,需要父亲和母亲一起,父亲就会拿个桶接了水到主卫去洗。抓紧时间赶紧开局奋战。(那时候打拖拉机是最流行的,四个人六副牌,平均打到凌晨2点,夸张点通宵也是正常。)
弟弟斌少会故意跟我抢。看我把长发随意盘起,走进卧室,他就会迅速抓起衣服就往卫生间跑,故意抢在我前面。有时候还会直接进去先洗,然后大声地叫唤着让我帮他拿衣服,赖皮的很。心情好的时候我就会故意夏天拿个长袖啦,或者冬天拿个短裤或者明知道他不太喜欢的衣服给他,不穿也不行。现在想来,那也是我俩之间独特的相处模式吧。
因为是液化气热水器,所以南方偶发浴室煤气中毒事件也是有的。于是,洗澡时间略显过长,父母就会紧张。会偶尔过来敲敲门,看有没有在里边晕倒。
再后来,换了市中心的房子之后,卫生间小了些就把热水器装在了门外。家里每个人用水的温度是不一样的,于是下一位洗澡的人进去之后,水太热了或者太凉了就需要外面的人帮忙。于是,故事又开始了。
“老豆,水太凉了”
“好。现在这样可以么?”
“还是太凉”
“这样好了么?”
“好了,谢谢老豆!”
再后来,母亲的智慧发挥作用,她的“安排”就变成:
她洗完出来就会说“萍,你去洗吧。”
父亲洗完她就会说“斌,你去洗吧,你爸刚洗完。”
为什么呢?因为我和母亲喜欢温度高,父亲和斌少喜欢凉一点,不用调呀。
洗澡这件事很小很小,可现在想来,凌晨失眠的时候想来,这件小事里包含了很多我曾经习以为常现如今已经消逝淡忘的日常,包含了很多珍贵无比的日常和回忆。
这都是父母满满的耐心和满满的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