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笔,一页纸;一部手机,一个键盘。让我徘徊了40多个小时的时间,终于鼓起勇气敲击出几个字——《跨学科视野下的自然笔记》学习感悟。为什么这么说呢?就在2019年8月1日(周四)教育信息化2.0信息素养提升班第四课的晚课上,由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王思思老师带来了《跨学科视野下的自然笔记》一课,为我们解读了为什么做跨学科自然笔记这一新鲜而又陌生的领域。也为我们留了富有挑战性的作业。思思老师不仅为我们一线教师上了一节教学技能提升课、更为我们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课。
一、学习跨学科视野下的自然笔记——让我知道了什么是不一样的美术课
课程伊始,思思老师提出设问,你眼中的美术课是什么样的?大家纷纷在留言框打出“画画”两个字。基于这个问题,思思老师引导我们观看了一个《不一样的美术课》的案例视频。由一个小男孩讲述了他的美术课的学习过程,案例中讲述了在这节课中,邀请了语文老师、科学老师来共同专研这节课,并且利用软件拍摄,在研究中提出问题,在科学中研究问题,建立分工合作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利用个人的总报告和能力,多人的合作力量,遇到困难大家一起帮助完成的一节美术课。通过思思老师的讲解,让我知道了这节不一样的美术课,它不丹丹是一节画画课,而且在这节课中还包含了科学知识的探讨、语文知识的拓展思维——写作阅读等等。这真是我们一线教师值得借鉴与学习的好课。体现了学科的融合,它留给孩子内心的是超越课堂的持续的价值,让每一个学生去超越学科,与其它学科建立联系。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
二、学习跨学科视野下的自然笔记——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大概念
通过思思老师的讲解,让我知道了大概念是指那些能将分散的事实,经验,知识和技能联结成为整体,并且赋予它们意义的概念,原则或理论。大概念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持续性理解,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核心”概念,持续关注与普适认同的价值,可与其他学科和主题以大概念进行连接,能有效连接学科内容的知识、技能和概念,教学设计是不能简单的照本宣科,要结构、综合后再理解、建构。大数据,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与孩子生活相关的自然、认识自我、与社会联系等等,可以与其他学科或主题的内容进行连接。因此,大概念是跨学科课程设计的基石和地标。
三、学习跨学科视野下的自然笔记——让我知道了为什么要做跨学科自然笔记
思思老师在我们为什么做自然笔记的问题上又结合了《蚕宝宝成长记》由美术、科学、信息技术三位老师协同合作完成,美术(绘画为基础)、科学(实验为支撑)、依托信息技术进行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开展自然笔记课程,让学习联接生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这是从儿童视角来考虑的,儿童的视角看这个世界是整体的、生活的、真实的、经验的……脑科学也表明知识和技能只有在真实的生活中接触了、运用了才更有意义,更重要的是教育改革,无论国际国内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将艺术和自然科学相结合,将生活与经验相结合,自然笔记符合这个课改要求,孩子、家长都愿意探索这个主题,了解孩子对周围世界的反映,跨学科整合,让学习变得可视化,让孩子置身真实情境,解决真实问题,实验探究、绘本创作,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跨学科的学习是策略、美术课程是一个最基本的载体、技术是支撑。美术≠技法,而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探究性思维……技术定位是沟通媒介、脚手架。跨学科整合,让学生置身真实情景,解决真实问题、基于主题、基于生活,跨学科学习,让知识不单一。跨学科自然笔记,使学生自主观察、合作分析、自主探究、自我发现,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提升。
四、学习跨学科视野下的自然笔记——让我知道了怎么去做自然笔记
在思思老师讲授的课程之后,打卡作业是:以任何“自然” 元素为主题,设计一个完整的跨学科自然笔记课程。呈现方式是设计一个思维导图,教学目标是体现多学科。也就是设计出体现本节课学习的大概念——跨学科整合的理念。当我看到这个作业的时候,真的有种被“吓”到的感觉,因为,在我以往的课件设计中,没有使用过思维导图的模式,惶恐中,马上回到学习交流群里去与大家研讨,想知道大家都会不会设计这种思维导图,幸亏老师帮我们把提交打卡作业的时间演延长了,给了我们足够的学习和研讨时间,在这里感谢老师对我们的理解。
在做作业的时候,我首先构思选材课程主题,作为音乐教师的我,如何在我所教的课程范围内,选一节适合跨学科讲授的课程呢?最终我把目标定格在小学一年级音乐课——《咏鹅》。
因为这首歌曲的内容是语文学科的一首古诗,选择这节课,首先它与语文学科融合,而且这首歌曲在我以前课堂上的讲授也体现了古诗词歌曲与语文学科融合的理念进行教学的,再扩展到其他学科还真的没有尝试过。那么,根据这首歌曲的特点,是描写的小动物,可以用科学课的知识让学生了解鹅的生长发育特点;可以用美术课的知识引导学生了解鹅的外形特点去画出鹅,因此,我设计的思维导图呈现的教学目标是:美术+科学+语文+音乐四个跨学科整合的体现。
俗话说:“好事多磨”,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又难住了我,我兴致勃勃的打开电脑,想在电脑上下载XMind思维导图APP,制作效果会好些,电脑上下载没有成功,然后我又选择手机上下载,果真下载成功了。我马上点开尝试着制作思维导图,无论怎么操作就是不够理想,我只好向老师们求救制作方法,终于在老师们的帮助指引下,完成了我的第一张思维导图,恳请各位评委和指导老师给予批评指正,你们的鞭策是我成长的基石!
听了思思老师的讲座,感受很深很深,以往的学习中,孩子们的身体和思想被一同束缚在教室里,日复一日地接受填鸭式的教育,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而通过自然笔记,孩子们挣脱了空间的束缚,纵情于自然,寻找他们向往的学习环境。通过《跨学科视野下的自然笔记》这堂课的学习,让我更深刻地感悟到:各种学科的教学都可以跨学科整合,学科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不是孤立存在的。坚持可持续理解的教育:创造力、探究思维、尊重生命……自然笔记,课程整合,各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家校之间的相互配合,亲子之间的活动,都是学习知识的完美结合,应多注重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自然笔记记录本的制作过程既培养孩子们观察,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孩子们的毅力,更是对成功的体验过程。多一种尝试,也许在教育教学中有不一样的收获。
教育教学是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要求我们不能满足现状,不能停滞不前,要永远不停探索不停创新,这正是科学精神的精髓所在。哥白尼推翻了“地心说”,贝克勒尔否定了原子不可再分的理论,爱因斯坦创立了著名的相对论……无不是对创新精神的最好诠释!
跨学科视野下的自然笔记,有利于孩子置身于真实的情境,让原本棘手的问题转化为学习的过程,再在学习的过程解决疑惑。对于学生,自然笔记让他们学会了思考,走出了课堂,极大地促进了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增强了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综合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对于教师来说,自然笔记是一个教学的载体,老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把课堂充分地还给学生。自然笔记对于老师和学生两方都有严格的要求,只有教师认真负责,学生勤奋好学,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