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在化妆时我发现我关注了一个很好用的公众号——十点读书,能够把文章读给我听。今天听了一篇半,一篇是毕淑敏的《我40岁才想明白的事》,另一篇是《那些极度自律的人后来怎样了》。
毕淑敏一直是我喜爱的作者,但是听到她在文章中写道“我现在看年轻时候写的日记,怎么能有那么多痛苦”我忽然就有了共鸣,我想原来睿智优雅如毕淑敏也有这种青涩迷茫的时期,正如那首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一样,我也曾有过很多那种时刻,无视眼前的美好却去期翼未来。甚至当眼下没有自己想象中完美时,立马就觉得自己被全世界抛弃了。文章举例说最幸福的三种情况,我忽然就意识到,原来幸福真的是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它更像是当时的一种积极的心态,就像时下流行的“小确幸”。大的成功固然使人喜悦,但是我们在向顶峰攀爬时的过程也值得我们关注,就像毕淑敏所说“你一定要清楚,这一生你最重要的事情是让自己幸福”。我们从出生后就背负很多标签:子女、父母、爱人、朋友以及同事等等,有时候会忽然觉得什么时候能为自己而活,可是当你真正开始让自己幸福时,这些关系也会越来越顺畅,谁都想拥有幸福的父母、子女、爱人、朋友……我想我们真正找寻的必定是内心的平稳,只有安己心,才能安他心。
听《那些极度自律的人后来怎样了》,因为时间不允许所以没听完,但是也有点听腻了。我从去年开始较为规律的健身,虽然没有练成多么好的身材,但也算恢复了生宝宝前的状态,确实更加自信,表现就是又开始喜欢拍照了,但是我却并不赞同一味的强调那种苦行僧的生活,特别是健身有多好不健身就可能一事无成的说法,如果真的这样那健身教练应该才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其实健身只是一种选择,有的人天生爱运动,有的人真的是忙的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又怎么健身。当然自律是好事,它不仅能让你获得想要的身材——这只是极少方面,更多的是它会带给你确定感,不至于过得浑浑噩噩,也更容易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我想这才是Keep那句广告语“自律才能更自由”的真正含义。
今天读易中天先生的大话方言,说到“其实语言的变迁也是趋炎附势的”“它总是向城市中心,向有权有势的地方,或者说向文化上最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地方变迁”,语言如此,人更是如此,我们天生喜欢亲近那种看起来幸福感更强烈的人,那种满脸忧郁的女孩或者男孩受到男神女神青睐的情况大多存在于荧屏上、小说里。幸福感是内心的稳定,既能游刃有余,又能处变不惊,既能发现问题,更能感受细节,幸福感强烈的人,一定有一颗明察秋毫的心,即使悲天悯人,可也自有一番豁达开朗,正如孟子所言“得志与民尤之,不得志独善其身”。
我常常问自己幸福是什么,后来我看见女儿熟睡时露出的笑靥,忽然就明白了,幸福就是你看见这世界在向你微笑,看见上帝关上门后还为你留了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