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麦收时

时间过得真快,记忆似乎停留过罢年田间管理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中,一转眼就到了麦收时节。

天公不作美,连续阴雨了一周。大概是刻在骨子里的土地情结,到了这时候,不分男女老少,不管身在何处,不论身价几何,都把注意力转移到了麦收上,似乎地里长出的不是粮食而是金灿灿的黄金。

眼见着时大时小的雨水飘落,对麦收的关注更加集中起来。思绪不由得回到了小时候。那时候有一个特殊的假期——麦假,专为麦收制定的假期。孩子们欢快的走出校门,跟随家长的脚步走进田间地头,那时候是没有那么多的机械可用,全靠一家人一起弯着腰一镰刀一镰刀割下来,再捆成一捆,抱上板车,套上牲口拉回家,摊在事先碾压平整的场院里,晾晒。早起天不亮,大人们就起床下地去了,稍微大点的孩子会在家长的嘱咐下烧一锅面汤,晾凉了灌进5公斤的白胶壶里送到地里。或者是先做好饭吃过了把剩下的盖在灶上,留小孩子起来了吃。大人们是顾不上管孩子。一直割到中午头,才能饥肠辘辘赶回家做些饭,那时候的日子是清苦的,没有什么菜,所有的地都用来种粮食了,产量低,还要交公粮,为了填饱肚子,只能最大限度的多种粮,以期从地里产出更多的粮食。所以很少有人种菜,顶多在地头沟边种点苋菜洋葱之类的。凉拌洋葱、苋菜是常见的。一家人的地需要这样不分昼夜的连续一个星期,才能从地里运回场院里。

拉回家才是麦收的第一步。

小孩子也要派上用场,大人们把成捆的麦子装上车,再用一种类似猪八戒的钉耙似的木制工具从这头到那头搂一遍,把散落的麦穗搂回家。小孩子们就要再从头到尾在地里捡一遍,把极少数的麦穗拾回去。每每放假,老师会给学生布置任务,要在麦假过后返校时交一定数量的麦子。印象中没有一个孩子真正交给学校过,大概老师也是让孩子认识粮食的重要性吧!

除了要拾麦穗,还要负责看铺儿,大人们回家做饭吃饭的空档,要留小孩子在地里看着没有来得及拉回去的麦子,怕有人偷走。大中午头,太阳正大,地里也没有什么遮挡的东西,幸运的话会有一棵春天栽上的小树苗,为了多打粮食,地头很难长出大树来。躲在树荫下,又热又渴又害怕,热切期盼着家人赶快来。

麦子连秸秆一起运到场院后,就

进入了下一个环节——晾晒。需要把麦穗连同秸秆晒干,用脱粒机把麦粒脱出来,如果晒不干就会搅进机器里,影响进度。甚至会噎坏机器。再早些时候是没有机器的,需要把打好的麦秸捆重新解开,摊开来晾晒,再用牲口拉上石磙碾压,机械脱粒。这时候最怕下雨,但凡天空飘过一片云,大人们都紧张的不行,生怕雷阵雨降下来。天气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完成了脱粒任务,需要扬场,趁着有风的天气,利用风力把麦粒和麦糠分开来,麦糠连同麦秸是不舍得丢弃的,沤肥料,喂牲口,烧火做饭都指着这些下脚料呢。勤劳的人们把麦秸垛的整整齐齐,像一座座小房子一样,四面长方体,上面起来的脊像金字塔。而且踩的结结实实,雨水渗不进去,这样的麦秸垛经久不坏,可以保存一年,甚至更久。有的人堆麦秸垛没有经验或者疏忽大意,就会造成雨水渗漏,导致中间的麦秸霉变,失去价值。最开心的一件事就是垒垛时大人允许小孩子上去随便蹦跳踩踏,像蹦蹦床一样。虽然会弄的满身是灰,也开心的要起飞。

麦秸垛垛好了,场院也腾出来了。就该晒麦了。把收获的麦粒全都倒在地上,摊匀开来,薄薄的一层,趁着天好,晒上三五天,才能装进袋子里拉回家储存。晒麦子也要小孩子派上用场了。既要防止麻雀之类的鸟偷吃,还要趁太阳最高的时候翻晒。这个任务就落到了小孩子身上。有鸟落下时要大声呼叫吓走它们,跟稻草人似的。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光着脚跳进麦粒内从头到尾趟一遍,趟出一溜溜的沟,达到翻晒的目的。这也是一种考验耐力的体力活,在晴天晌午头,气温30多度,地面炙烤的烫脚,上面太阳毒辣辣的晒着,在热烘烘的麦粒中间趟一趟就跟过火焰山似的,需要鼓足勇气踮着脚尖飞快的完成,赶快回到树荫下。这时候最怕下雨了,特别是夏天雷阵雨天气,本来艳阳高照,突然从远处飘来一团云,雷和风奔涌而来,说下就下,这时候收麦是来不及的,就要赶快拉出来塑料薄膜盖上。往往是刚盖好,云朵就飘走了,雨也停了。还得把塑料薄膜拿走,重又晒太阳。晒干后需要装进袋子拉回家储存起来,还要按照规定交给政府一部分。

后来机械化程度高了,收回来的粮食晒干后用脱粒机脱粒,像海螺似的,从这头把麦秸连同麦穗填进去麦粒从另一头就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后来有了大型收割机,父辈们称之为“糠麦因”,便捷多了,直接在地里就装进袋子,拉回家,摊在院子里,或者拉到平房屋顶上晾晒。

再后来,就把地转给别人种,只到时候坐收租金了。

现在几乎没有手工收割麦子的了,但是回想起来,却是那么难忘。

小时候有多想逃离的,长大后就有多想经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132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802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566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58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67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95评论 1 28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64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0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915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7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96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32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9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2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85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35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杏落桃红榴娇艳,又是一年麦收时》 不割麦子也就最近这几年到福建后才没有的事。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前后,北方老...
    游来游去的鱼1240阅读 334评论 1 4
  • 麦收是关中农村一年中最重要的农时。 小时候,每年六一儿童节的兴奋还没有散去,农历小满过后,一望无垠随风翻滚的麦...
    栎风唐勇阅读 1,414评论 4 4
  • 农历的四月底,五月初,是老家收麦的季节。我们常说的龙口夺食。 我在小时候时分析过,为什么是龙口夺食,而不是虎口夺食...
    现代侠客阅读 344评论 1 1
  • 端午节放假回老家,站在门前,看那一片片麦田已经泛黄,心中不觉感慨:时光匆匆,又到了麦收时节。 好像昨天刚刚发了朋友...
    子皿悠悠阅读 1,038评论 26 24
  •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又是一年麦收时,塬上的麦子已经泛黄,一阵阵干热的风吹过,沉甸甸的麦穗随风泛起金黄色的麦...
    段宏儒阅读 488评论 0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