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当地人一起过节,尤其是庆祝当地的代表性节日,是居游生活最重要的体验之一。我们到美国后过的第一个节是劳动节。说起来挺有意思,虽然五一国际劳动节的诞生跟1886年芝加哥工人要求8小时工作日的大罢工有非常直接的关系,但现在的美国人是不过五一节的。据称为了避开已跟社会主义者以及无政府主义者挂钩的5月1日,美国政府把九月第一个星期一定为美国劳动节(也称为劳工节)。
按照我的朋友C的说法,这个节日的最大特色,就是人们什么也不干。她犹豫了一下,又补充说:“除非是干类似烧烤这样的事。”那个连休三天的长周末是美国夏天的最后假日,全城一片休闲景象,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冰淇淋店里挤满了人。
接下来就是万圣节了,虽然早就听说它在本城是非常盛大的节日,我只是完全没想到会盛大到这个程度。儿童博物馆的鬼屋在万圣节前20天就开放营业,很多身着万圣服装的孩子在门口排着长队等待进入。这个号称“世界上最大的儿童博物馆”是连续第51年搭建鬼屋,它针对不同年龄以及对恐怖事物的接受程度,分成不太吓人的亮灯时段、一般吓人的黑灯时段以及专为成人或青少年设计的超级吓人时段。
另一个非常吸引眼球的活动,是Irvington社区长达9天的万圣节庆。这个具有68年历史的万圣节庆祝活动是全美国历史最悠久也是最大型的,包括南瓜雕刻比赛、万圣节主题电影展、故事会、木偶剧、五英里赛跑、露天表演、骑车、轮滑等几十个节目。我们参加了该节庆的高潮项目——万圣节前那个周六下午的化妆游行。亲眼看到男女老少都极具游戏精神地把自己装扮成稀奇古怪的模样兴高采烈地在走在游行队伍中,是一种非常震撼的体验。
万圣节的最后一个活动,当然是当晚在社区讨糖果的传统仪式。为了规范管理,小区的物业管理处发过通知:讨糖果的时间仅限万圣节晚上6点到8点,准备了糖果的家庭以把自己门廊上的灯打开作为邀请信号。住在我家对门的是一位身患癌症的独居老太太,她特意提前几天买好了糖果,还提醒孩子们去她家讨。
不巧的是,这个万圣节夜晚的天气真可以用凄风冷雨来形容。我的楼下邻居告诉我,在她父母居住的社区人们是通过天气预报来决定哪天讨糖的,所以他们这次已经提前一天进行了——由此可见这个节日的庆祝活动并不仅限于一天。
无论如何,我家的娃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愣是挨家挨户地敲开了门廊上亮着灯的每一扇门,体验了她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的trick-or-treat。一切都像电影中的场景,躲在一角旁观的我,也被这个美好传统以及人们在其中展现的温情所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