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故事1》是偏重于演示套路,手把手教我们如何编故事,那么《故事2》就是偏重于解读套路,其核心观点是故事再好也要服务于营销,因此后者比前者要难操作一些。
套路一:放大优势、压低优势。
书中举了罗胖和村上春树两个相反的例子,罗胖的目的就是要把书推出去,于是把一本讲小说的书,说成一本讲故事的书,既显示了自己的洞见,又扩大了书的受众,获得了双赢的效果。村上春树则不同,他的风格是含蓄而有张力的,于是讲他自己开始写小说的顿悟,是收着没有完全释放的,读书一看,呀,就是这个味儿。
套路二:美化自己、抹黑对手
说实话,以前看广告只注意商家们各种吹自己了,倒是没有留心在广告中抹黑对手。只记起一个放群嘲的,“不是每种牛奶都叫特伦苏”,把所有对手都DISS了。没想到可口可乐与百氏可乐之间,还有用对方垫脚互黑的情况,也没想到PC被苹果在广告里,把PC怼成了蠢货。
套路三:不说功能说灵魂
耐克,它成功的那些广告,很少说品质有多好,功能有多强大,用了哪些最新科技,只是反复强调,穿他的人具备了怎样的精神,慢慢就把这些精神都汇聚到了耐克这个品牌上。苹果更牛,直接用亚当、夏娃、牛顿、乔布斯作备书,不说自己具体好在哪儿,只说要“改变世界”,有多少人为了这种信念买单了。
套路四:挂羊头卖狗肉
毕加索的例子也很经典,在没成名之前,雇了一帮人,去多个画商那里问:请问你有毕加索的画吗?一开始画商都一头雾水:毕加索是谁?没听过啊。问的人多了,画商就重视起来,于是毕加索一出现,可以想像他的画有多好卖了。
套路五:反差
反差是什么,就是有鲜明的对比,可以是最高和最低的反差,也可是是多重反差,要有风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感觉。书中的那个老人,向年轻的自己作忠告,开始幽默的讲自己考试成绩不好,大家都笑了,接着讲遇到心仪的女孩不敢表白,大家也笑了,然后讲那女孩子很快去逝了,大家笑不出来了,最后说至今都是一人,一生只爱那个女孩,所有人都泪奔了。
套路六:封闭式提问
这才是套路,说它是高明的骗术也不为过,它让你落入圈套还不自知,还以为自己很聪明。比如天冷让孩子加衣服,这个很多人都有体会,就算是暂时没有孩子的,也会想到自己小时候加件衣服有多不情愿。如果说:天太冷了,赶紧加件衣服。回答多半是:我才不冷。而这样说:今天你是穿这件帅气的衣服,还是穿那套运动感很强的衣服?回答就可以是:呃,我觉得今天帅气的衣服更合适。
套路七:把遥远的事拉近
简单说,就是用一些技巧,把一个离读者很远的话题,拉近到他的身边,甚至是他自己身上,这就有了感同身受,故事的效果就会最大化,记忆也就最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