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开分答的app突然发现有点什么不对劲,不久就看到了分答的一条推文“再见,分答!你好,在行一点”,文章很长,讲述了分答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简单来对这篇文章进行一个概括:
一。 为什么要改名?
团队很早就意识到了局限:一对一的付费问答,只适用于健康、法律等领域,解决不了诸如理财、面试等更大的问题;产品已经升级成为一个帮助用户每天进步一点、每天在行一点的APP。原有的“分答”这个名字不再适合;
二。这个产品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什么样的?
1. 诞生。2016年5月15日公开上线,其实,分答最早只是“在行”团队秘密开发的一个新功能,分答这个名字一直到它上线的前一天都还没有最终敲定,最后老板姬十三选中了“分答”,因为这个名字概括了付费问答,偷听分钱两个产品特征,而且音节响亮上课,和“芬达”汽水同音,很容易传播。后来,事实证明她选对了。
2. 成就:普及了付费问答这种知识分享方式;获得了资本市场认可(累积融资超过2亿);聚集了2万名行家,为200万人提供过服务,帮助很多人实现了自己的小目标;
3. 未来。变换一种形式存在,全新的APP分为4个板块,问:原有的付费语音问答;讲:30分钟讲透一个实用的经验技能,即学即用,解决当时所需;课:系统学习某个领域的知识和底层思维方法;班:行家为你答疑,设置小任务,手把手带你在1个月达成1个小目标。
三。产品怎么做?
找到最好的行家,通过严格的评审流程、反复的修改。为给用户一份最好的人生攻略,助其达成更多小目标。
看到这个文章我产生了一些想法:
1. 高手在思维上总是远远领先于我们。姬十三的厉害,一直就知道,作为一个分答的用户,从它诞生到今天更名,我可以算是一路见证了其成长,其实,分答的转型已经慢慢进行了有一年时间了,我是看着这个产品不断的把上述四个板块一个一个加入,运用最小MVP不断迭代产品,如果分答只是一开始的那种模式,估计,现在它已经被淘汰了,但是今天,这个团队换了个名字让这个产品完成了重生。不只是分答,还有樊登读书会、趁早、下班加油站等这些学习类APP,都在不断加入自己的课程,因为这是一个趋势;
2.成功的背后是远超想象的付出。早就听说了得到的说书稿审核严格,但是今天也看到了分答在用同样的做法,成功产品的背后是一群有着高度职业能力的人,想飞的更高,就要拿出你的实力;
3. 永远的危机意识。在知识付费的风口,分答算是一个成功的产品。突然想到今天读到的《卧底经济学》中有一段描写,说一个产品很好时,会有很多人跟进,导致利润下降,很多人在退出,最后,资源只会留在那个对的人身上。未来不知道知识付费会是什么样的发展,现在的产品又会留下多少,都未可知,但只要你始终有危机意识,让自己在最后成为那个对的人即可。
我该做些什么?
1. 管好自己的手,少买点课。花钱是一个会让人成瘾的习惯,这些知识付费产品的制作者总是在一个合适的时候,抛出一个合适的课程给我,什么得到的大师课之类的,几乎此次中招;
2.产品的改变说明了人们学习方式的改变,人们更注重一个产品的实效,我在做自己产品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一点,是讲、是课、还是班,应该先想清楚。
3. 学习他们对于产品制造的高要求态度来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