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读历史,当你读到战国时期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你会不会有这样的疑惑,那就是为什么最后统一天下的是秦国,而不是其他国家。
当然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说,秦国是在秦孝公时期利用商鞅变法强大起来,而后不断的养精蓄锐,不断的对六国用兵,重用商鞅、张仪、范睢、白起、吕不韦、王翦等一大批文臣武将,待到秦王嬴政时期,一切都水到渠成了。
其实历史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想要简单说明因为一个原因是非常片面的。固然秦国的不断发展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也不可以忽视六国犯过的许多错误。以下将会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两方面综合的因素,共同探究为什么秦始皇仅用十个春秋就能扫平六合,一统天下。
先来说说秦国自身的因素:
一、 七代明君:
1、秦孝公:在秦孝公时期,秦国在西方,离中原地区非常的遥远,而且非常的落后,贫穷,整体实力在六国中垫底。于是秦孝公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不断的强大自己。于是秦孝公抓住历史时机,重用商鞅,利用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崛起,走上了强大的道路。
2、秦惠文王:在秦孝公利用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强大了以后,其他六国自然不能坐视秦国一家独大,于是六国的有识之士想方设法的想要对付秦国,削弱秦国。于是六国采用合纵的方法来打击秦国,削弱秦国。而秦国自然也不能坐视不理,秦惠文王采用张怡的方法——连横,用连横来破合纵。
3、秦武王:秦武王在位的时间非常的短,只有区区三年,因为举重砸死了。那么仅仅在位三年的秦武王能够有什么作为吗?秦武王有一句名言:寡人欲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乎。秦武王虽然在位仅仅三年,但是重用左丞相甘茂,拿下了宜阳。宜阳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秦国想要兵出函谷关,就必须拿下宜阳,否则都不可能兵出函谷关。
4、秦昭襄王:秦昭襄王是秦武王的弟弟,由于秦武王死的时候非常年轻,还来不及娶妻生子,于是宣太后(芈月、芈八子)和魏冉联手扶持了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在位时间长达56年,连续不断的对六国用兵。在秦昭襄王时期,前期重用魏冉,后期重用白起和范睢。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总共杀人一百多万,经白起一人杀掉将近一百万,果然人屠白起的名声不是白叫的。而后期采用范睢的军事主张——远交近攻。可以说,在秦昭襄王后期,秦国对六国已经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如果当时秦昭襄王听取了白起的建议,在当时很有可能就灭掉了赵国,结果在长平之战之后由于耽误了时间,邯郸之战没有打赢。不过由于秦昭襄王连续不断的对六国用兵,基本上摧垮了六国的生力军,为最后秦始皇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秦昭襄王在位期间做的贡献是非常大的。
5、秦孝文王:秦孝文王在位仅仅三天了,由于秦昭襄王在位时间非常的长,等到秦孝文王继位的时候基本上也已经油尽灯枯了。
6、秦庄襄王:秦庄襄王在位时间也非常的短,也只有三年,但是即使这样,秦庄襄王也做了两件大事,第一:夺了一块地,建立了东郡,东郡的地理位置也非常的重要,东郡的建立表示秦国的领土直接和齐国接壤,切断了六国南北合纵的通道;第二:秦庄襄王占领了赵国37座城,进一步大大削减了赵国的实力。
7、秦王嬴政:秦王嬴政时期,秦国已经对六国占据压倒性优势,秦王嬴政不失时机的发动对六国的统一战争,仅用十年就统一了天下。
如果你对这七位国君做一个了解,你会发现更加让人震惊的现象,就是这七位可不是在秦国的发展历史上随便挑的七位国君,而是根据秦国当时的继承制度一直延续下来,是连续的七位国君。其中由于秦武王举重砸死,年轻无子,于是宣太后和魏冉扶持秦昭襄王继位,也就是说是弟弟接了哥哥的班,可以说秦昭襄王继位是非常偶然的一件事;由于秦昭襄王在位时间非常的长,大儿子比秦昭襄王还死的早,于是只能是二儿子安国君(秦孝文王)继位,因此秦孝文王继位也是非常偶然的,而秦孝文王继位仅仅三天就死了,秦庄襄王继位也是非常偶然的一件事情,秦庄襄王(子楚、异人)即非安国君的长子和嫡子,当时还在国外做人质,但是被吕不韦发现,花重金对子楚进行政治投资,才使得子楚继位,成为秦庄襄王。
在秦国国君的继承上,有的是父死子继,有的是兄终弟及,但是即使是偶然当上国君,也是明君,并非庸主。
二、秦国国君重用贤才:
1、秦孝公重用的贤才:商鞅(卫国人);
2、秦惠文王重用的贤才;张仪(魏国人):
3、秦武王重用的贤才:甘茂(楚国人);
4、秦昭襄王重用的贤才:魏冉、白起、范睢(魏国人)、蒙骜;
5、秦庄襄王重用的贤才:吕不韦(卫国人);
6、秦始皇重用的贤才:李斯(楚国人),王翦王奔父子、蒙家军、尉缭。
再来看看六国所犯的错误:
一、三家分晋:晋是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国家,如果晋不分裂,直接阻挡秦国,秦国甚至兵出函谷关都非常的困难,三家分晋(453年)也正式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代。
二、赵国:在赵武灵王时期,赵国是非常强大的,赵武灵王利用胡服骑射使得赵国的军事实力大增,以至于赵国甚至想灭掉秦国。但是赵武灵王属于前明后暗之君,后期竟然想让长子做代王,次子做赵王,将赵国一分为二,最后导致沙丘政变,赵武灵王也被活活饿死;紧接着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不信任廉颇,使用赵括,长平之战赵国45万大军被活埋;最后到了亡国之君还中了反间计,杀了李牧。战国四大名将,赵国两个(廉颇、李牧),秦国两个(白起、王翦),但是最后的结局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三、韩国:韩国的悲剧在于韩非出生的太晚,且不被重用;韩非是战国末年法家的杰出代表,集大成者。
四、魏国:魏国是战国初年第一个强大的国家,魏国的开国之君魏文侯重用李悝变法。因此战国初年魏国是第一个超级大国,但是后来马陵之战、伊阙之战战败,而且顶级人才吴起、张仪、孙膑、范睢流失,导致魏国实力大减。最后就剩下了一个战国四公子的信陵君(魏无忌),信陵君窃符救赵,大败秦国,结果信陵君竟然被罢职,郁郁寡欢,沉迷酒色,四年而死。
五、燕国:燕国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离秦国最远,当秦国与他国交战的时候,燕国是受不到一点威胁的,享受了远交近攻的所有好处。但是燕国做了什么呢?第一:弱齐,把齐国弄了五年,齐国衰弱了,秦国的主要对手之一被燕国折腾死了;第二:疲赵,赵国长平之战之后正需要休息,燕国又找赵国麻烦,不给赵国喘息之机,结果赵国撑不住了。燕国净是无事生非。
六、楚国:不思变法,政治腐败,一个领土面积非常大的国家最后被王翦率领60万大军所灭。
七:齐国:齐闵王滥用武力灭宋,结果导致五国伐齐;君王后和齐王建不用武力,最后想当一个五百里地的封君,结果被饿死在松林之中。
六国所犯的所有错误都是帮了秦国的大忙,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出了一份力。
因此,综合以上所介绍的种种,秦国自身都是明君,且重用贤才,而六国不断的犯错误,加上顶尖人才的不断流失或者不被重用,最后统一天下的当然是秦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