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时听了个故事。大四的时候都要写论文,一般从空白到初稿是三个月时间。老师让她指导的学生三月一号交初稿,但基本上十二月磨着不写,一月份寒假,二月春节,到二月末回到学校只有一星期时间——在deadline下进入了地狱模式。
他们肯定能预料到只剩一星期时间是有多么痛苦,那简直想扔把火把学校烧了,再回头把宿舍也烧了,那怎么不在三个月前好好写论文呢?
因为一想到面对论文的痛苦,就会忍不住把任务留给三个月后的自己,哪怕只有要命的一个星期。
远离痛苦是人的天性,遇到问题都想逃避,甚至慌不择路,望风而逃。
可是一时的逃避之后问题并没有解决,论文好在还有个截止日期,但人生中很多事情都没有一个明确的deadline。
遇事逃避拖延,就等于放弃了成长机会。
《少有人走的路》从心理学角度道出了心智成熟的方法,告诉我们如何自律,如何去爱,如何找到真正的自我。
不想承受一个星期写论文的痛苦很简单,在三个月前就开始写。你说这不是废话吗,我也知道但我做不到啊。
书中给我们的方法却是面对它,知行合一,解决痛苦而非逃避。正是因为知易行难,所以这是条少有人走的路。
有人逃避痛苦:
曾经有位久经沙场的将军告诉我:“军队最大的问题在任何组织和结构中都同样存在,那就是大堆问题,迟迟无法做出决定,更谈不上实际的行动了,似乎顶上几天几夜,问题就会自行消失一样。”
有人选择直面:自律。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办法。
所谓自律,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那自律的大前提是什么呢?
“我是个有价值的人”——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是自律的基础,因为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有价值时,就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照顾好自己。
以时间为例,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很有价值,就会认为我们的时间也很有价值,如此有价值的时间就要加以善用,也就不会把该完成任务的时间挪到游戏、看剧上了。
自信与儿时父母的照顾有很大关系,如果在童年时能得到很好的爱和照顾,长大后内心就会拥有安全感。
很多孩子未必有这样的运气,那么他们就会觉得世界是不安全的,以及对未来充满恐惧,导致宁愿提前透支未来的快乐和满足,也不愿推迟满足感。
安全感与自信也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培养,只是要困难许多。
推迟满足感
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那个著名的延迟满足实验表明:等待二十分钟去吃两颗糖的孩子们,能等待机遇而不急于求成,他们具有一种为了更大更远的目标而暂时牺牲眼前利益的能力,即自律能力。
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一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则表现得比较固执、虚荣或优柔寡断,当欲望产生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一定要马上满足欲望,否则就无法静下心来继续做后面的事情。
换句话说,能等待的那些孩子的成功率远远高于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
巴菲特在《滚雪球》中说道,他在青年时期学到了延迟满足,非常有利于今后的的投资生涯。
为了能够有足够的资金去经营一些盈利效果更好的小生意,就必须放弃消费已经赚取到的利润带来的即时满足,而经营本金的重要性和可贵性也让他努力去避免任何带有“赌性”的经营,同时尽量保护好现有的本金
承担责任
整本书强调的是心智的成熟,这和《与时间做朋友》有些相似,我们自律,是为了心智的成熟。
不能及时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就会像山一样横亘在我们心中,阻碍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
很多人面对问题唯恐避之不及,认为“这不是我的问题”,或是指望别人解决自己的问题,他们推卸责任时,可能感觉舒服和痛快,但心智却无法成熟,常常成为集体、社会的负担。
我们力图把责任推给别人或组织,就意味着我们甘愿出于附属地位,把自由和权力拱手交给命运、社会、政府、独裁者、上司。埃里克 弗洛姆将其所著的讨论纳粹主义和集权主义的专论命名为《逃避自由》,可谓恰如其分。
为逃离责任带来的痛苦,数不清的人甘愿放弃权力,实则是在逃避自由。
尊重事实
敢于面对事实的人,能够心胸坦荡地生活在天地间,也可借此摆脱良心的折磨和恐惧的威胁。
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才能了解人生的地形、地貌和沟壑,指引自己的道路。
如果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如果地图信息失真,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我们的地图需要不停修订,以求精确无误。因为我们儿时的许多认识是片面而错误的,比如“电视里不是好人就是坏人”的二元论,或是“没有人比我厉害,所有人都该围着我转”。
如果我们就按照带有错误主观意识,而非尊重事实的地图,那么就会认为自己完美无缺,不需要改进,而实际上他们的地图狭小、模糊又粗略,从而导致对现实的认知过于狭隘和偏激。
绘制人生地图的艰难,在于不断修订,才能使地图的内容准确翔实。而世界变化随着科技迭代越来越快,我们的认知也要跟着事物的变化不断升级。
保持平衡
保持平衡,意味着要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
不妨以生气为例。
我们心里或生理上受到侵犯,或者说,某个人、某件事令我们伤心和失望,我们就会感到生气。要获得正常的生存,生气时一种必不可少的反击方式。
从来不会生气的人,注定终生遭受欺凌和压制,直至被摧毁和消灭。必要的生气,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生存。
我们受到侵犯,不见得是侵犯者对我们怀有敌意。有时候,即使他们果真有意而为,我们也要适当约束情绪,正面冲突只会使处境更加不利。
大脑的高级中枢—判断力,必须约束低级中枢—情绪,提醒后者稍安勿躁。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想使人生顺遂,我们不但要有生气的能力,还要具备即便生气、也可抑制其爆发的能力。
我们还要善于以不同的方式,恰当表达生气的情绪:有时需要委婉,有时需要直接;有时需要心平气和,有时不妨火冒三丈。表达生气,还要注意时机和场合。
我们必须建立一整套灵活的情绪系统,提高我们的“情商”。
总结
本书想让我们做到的,是心智的成熟。并不是说做到了痛苦就会减少,而是心智成熟后我们会直面问题。
其实这只是开始,痛苦与问题也许永无止境,可正因为这样,我们才不能一直逃避下去,通过自律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我们才会进步,达成理想的成就。